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1949,我带书咖穿越兔子建国最新章节 > 【12】功德林约等于廉价劳动力市场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1949,我带书咖穿越兔子建国 【12】功德林约等于廉价劳动力市场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文字变革协会的组成人员们,不同于那些接触重要机密的科研人员。

他们的进出相对自由一些。

但为了研究工作顺利展开。

周教授还是带头提出了要常驻121基地的问题。

基地附近还有许多腾退的民房,正好可以当宿舍使用。

得益于陈默提供的一些有价值的视频。

文字变革组工作进展得格外顺利。

周教授曾经几次向陈默提出,一定要见一见提出这些非常有价值观点的人。

都被陈默以各种理由回绝了。

这些本来就是前辈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陈默没有做到全盘托出。

而是采取部分点拨的形式。

有人说,思路是关键。

这些能称得上是专家学者的研究人员们,脑子都不笨。

陈默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提出了后世的几个观点。

他不是研究者。

充其量也就算是个泄密者……如果盗窃自己研究成果也算盗窃的话。

临近新年。

文字变革工作进展喜人。

就连教员和总理大臣在了解后也对文字变革工作组的工作大大赞赏。

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文化阶级性的壁垒,将在工作组的持续努力下,彻底打破!

121基地的工作逐渐走向正轨。

科研工作者长期占据三楼,甚至连下楼喝口水的时间都不愿意腾出来。

每个人一早上班,就会拎着水壶灌上满满一壶热水。

要不是因为一二三层都有厕所,陈默怀疑这些前辈们甚至连喝水的次数都要控制起来。

至于文字变革工作组,陈默将他们的办公地点改在二楼。

文理虽然不分家,但科研工作者和语言学家们都需要独立的空间。

为了方便研究,陈默又采购了一批共十台台式电脑放在二楼阅览区。

但用处不大。

文字工作者们不需要大量的计算。

大多采用查阅资料等线下形式展开工作。

121基地。

早在基地成立的第二天,食堂已经建立起来。

腾退的民房区域有一个废弃教堂。

正好被拿来当做食堂。

虽然没有后世食堂菜品繁多口味多样化,但对比建国初期的居民生活水平,也算是中上等。

每人每天二两肉,饭菜管饱。

肚子里有了油水,干活才有力气。

虽然二两肉只有那么薄薄的几片。

但每个人对于食堂的伙食还是相当满意的。

陈默还特意在一楼吧台处设立了零食区。

零食区会摆放一些散装糖块以及一些含糖量高的点心。

一般的科研工作者,都会有胃病的困扰。

胃病严重的,疼起来甚至能达到昏厥的程度。

没错。

如今的121基地,七十多名科研工作者中,就有一位名叫于敏的研究人员。

这些小零食,就是为了像于敏前辈这种工作人员准备的。

前台的咖啡机也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应咖啡。

就连当初陈默开玩笑说过的“不供应豆汁儿”,如今也发生了变化。

豆汁儿依然是没有的。

可是豆浆管够。

他在网上花一百五十块钱淘来了一个二手的豆浆机。

只需要一份豆浆粉,就可以冲出来二十多杯热气腾腾的豆浆。

新鲜出炉的,热腾腾的豆浆,绝对符合老一辈的革命前辈们的胃口。

至少自从121基地成立,于敏前辈的胃病就没再犯过。

不过。

这些天的花销,陈默的小金库已经缩水了一部分。

这才刚刚开始。

为了长远考虑,他必须想出个法子来。

有些时候,多几个人,就多几份力量。

这天,陈默找来了老罗。

罗局长可是个大忙人。

作为教员钦点的罗大员,老罗每天忙得像个陀螺。

尽管如此,面对陈默的会面请求,老罗还是爽快的答应了。

“缺少资金?”

老罗在听完陈默的描述后,也犯起了难。

如果是一般的资金,陈默也不会找到老罗头上讨办法。

这一点老罗心里也清楚。

一个报告打上去,按照上级对121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