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是农历2022年的腊月二十二,晚上七点左右。
江南银城市,丘山路42号的公寓房里。
俞静安接通了他妈妈打来的电话。
“妈!”
他刚叫了一声,电话那头劈头盖脸的声音便汹涌而来,如果声波可见,估计这一段会像海面上刮了一阵十级台风掀起的波浪。
“还不回来过年!明天就是小年了,去年疫情没有回家,今年还不打算回吗?!”
“回,回!不是早就说了吗?买的明天一早的车票,明天天黑前到家。”
“你当是上班啊?每年都踩着点来,就不能早几天吗?”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票已经买了,明天也到了。想提前也提前不了啊!”
“我看你根本就没想提前!”
“妈,您是不是有事啊?”
“没事不能给你打电话了吗?没事我还真不愿给你打电话,跟你说话我就生气!”
俞静安偷笑,说:“您有事就说呗,每次都要先给我个下马威,是不是怕我不想听啊?”
电话那头说:“不先震唬你一下你不老老实实地听!”
“好像以前也没震唬住过啊。”俞静安故意气他妈。
“以前听不听我也不管了,这次你要不听就不光是说话震唬你了,不信你回来试试!”
“好好,您先说什么事吧?”其实俞静安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相亲。每年到年底就是这些事。
“今天你蕙兰嫂回来往咱家来了,还记得你蕙兰嫂吗?老家的西邻居,后来搬城里去了。”
“记得。”俞静安当然记得。小时候他家和蕙兰嫂家关系挺好,虽然俞静安叫嫂,实际蕙兰嫂比他母亲也就小几岁。蕙兰嫂全名叫凌蕙兰,她男人是当兵的,叫周建清,俞静安叫他建清哥,但对他没有多少印象,一是那时周建清当兵很少回家,二是小孩子看见身穿军装的人有点敬畏,不敢过多接触。俞静安刚上初中,他们一家就搬到城里去了,后来想应该是周建清转业后分配到城里了。
“你蕙兰嫂听说你老大不小了还没对象,专门给你介绍对象来了。”
“不管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上了年纪都有这个不良爱好。”
“别瞎说!你蕙兰嫂说凌燕也没对象呢,想让你俩处处,哈哈!”俞静安的妈妈在电话那头说着笑了起来。接着又问了一句:“凌燕就是你蕙兰嫂的女儿,你也该记得吧,他们搬走的时候你已经上初中了,凌燕那时候可能五六岁吧,天天跟着你俩玩。”
“你俩”指的是俞静安和他妹妹俞安静。兄妹俩,一个叫静安,一个叫安静,不知道这算父母会起名还是不会起名。
“亲自上门给女儿提亲啊?”俞静安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
“你以为你多香啊?人家还亲自上门提亲?就是来玩的时候随口说一句,跟开玩笑一样。再说了又不是外人,当面说也没啥。我要知道凌燕没对象我也去她家给你提亲去!”
“要这样干嘛不小时候就订下来?”俞静安还是故意地气他妈。
周凌燕,他自然也记得,但也仅限于小时候的印象了。她和妹妹俞安静一年生的,比他小六岁,那么就是今年26了。他记得小时候的周凌燕是个小胖丫头,比俞安静高半个头,体重上少说也要重十斤。
他从小爱读书,上小学时就知道了“环肥燕瘦”这个词和其中的故事。他常常叫周凌燕不是叫“小燕”,而是叫她“小环”。小凌燕便大声纠正他“小叔叔,我不叫小环,我叫小燕,我是一只小燕子!”
他就逗她:“那你飞给我看看!”小凌燕伸开两只粗胖的小白胳膊上下挥舞,两条小胖腿迈开步子一扭一扭,逗得他和安静大笑。
他对着电话说:“那大胖闺女小时候真叫人喜欢!”
“滚一边去!人家长大了还那么胖啊?”
“哥,我加了凌燕的微信了,她现在140斤,哈哈!”这是妹妹俞安静的声音。
140斤,比我是轻一点。俞静安心想。
电话那头,俞妈妈骂安静:“你别来捣乱!都像你瘦的跟竹竿子一样就好看了吗?我告诉你,你哥哥结不了婚,你别想嫁出去。你俩没有一个叫人省心的,一个三十多了还不着急娶,另一个恨不能上着学呢就要出嫁。幸亏你俩是兄妹,不然要是你俩碰到一起……”
没等俞妈妈说完,电话那头的安静和这头的静安同时说:“我跟他(她)?切!”
安静又补充说:“我可不想找大叔型的。”
静安针锋相对揭露她:“你找的不是大叔吗?比你大6岁。”
隔着电话两人拌起嘴来。
安静说:“人家比你高啊,比你帅啊,比你有钱啊!怎么样?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