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包青天:从觉醒天眼开始执掌阴阳 第1章 外放三年,包拯似乎变了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开封汴梁!
驿馆,朝廷官员等待调度的临时住所。
走廊上。
一名身材高大,面色略黑的儒生,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远方波云诡谲的天空。
“哎!三天了,也不知朝廷这次会给我安排一个什么职位?”
“以老包和天子的关系,还有老包在定远县三年的政绩,应该会留朝听用吧!”
包拯实在不想再外放偏远山区,只有原主这个这个傻帽才会主动提出外放的要求。
作为穿越者,谁不想步步高升,位极人臣?
京城多好,物华天宝,资源集中,歌舞升平,衣食住行都方便,也有机会面见天子。
相反。
在穷乡僻壤的地方上,无论做什么朝廷都看不见。
想要升迁,基本上没可能。
这一点,包拯深有感触。
现在包拯只希望朝廷能早点安排下来,他也不用在这里干着急。
麻蛋,三天了啊!
穿越已有三天,加上原主待在这里的时间,已有一个礼拜。
朝廷一点消息都没有,似乎把他这个七品县官忘记了,不知朝廷究竟几个意思?
好歹他也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也足足在基层干了三年。
更郁闷的是作为穿越者,金手指迟迟没有发布任务,也没有任何奖励。
此时此刻的包拯,完全看不到前途在哪里。
“圣旨到!”
“包拯接旨!”
就在这时,忽然一道嗲声嗲气的声音传入耳中。
闻言的包拯顿时喜出望外。
心知是朝廷方面有了结果,当即三步并做两步朝传旨太监迎了上去。
“臣包拯接旨!”
包拯恭恭敬敬跪了下去。
没办法,这是皇权至上的大宋朝,尊卑有序。
想要融入这个世界,就只有遵守规则。
“圣上口谕,宣原定远县知县包拯即刻进宫面圣,不得有误,钦此。”
“臣包拯领旨!”
……
垂拱殿。
群臣齐聚。
大宋天子赵祯高坐龙椅之上。
身后却垂下一道珠帘,隐约闪现着一道绰约身影。
真宗赵恒驾崩之后,大宋朝堂一直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龙椅上的皇上只是个提线木偶,没有真正实权,凡事都要看母后刘娥的脸色。
此时。
大殿上氛围格外凝重,群臣都闭口不言。
作为皇上的赵祯,脸色像是吃了泥巴一样难看。
“枉你们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平日侃侃而谈,如今大宋被辽人凌辱,却无一人拿个主意出来,朕养你们何用?”
面对天子之威,群臣脸上羞红一阵,纷纷把头垂了下去。
“圣上息怒!”
“辽人一向藐视大宋,吞并之心由来已有,此番刻意刁难,显是有备而来,无非想让我君臣自乱阵脚。”
“既然陛下已宣包拯入宫,何妨再耐心等待片刻,以臣对包拯的了解,他必能破解辽国难题。”
人群中,宰相吕夷简好声宽慰着年轻的天子。
辽国亡我之心不死,在这个紧要关头,大宋更要冷静应对。
听到吕夷简的话,赵祯这才稍微冷静一些。
对于包拯的能力,赵祯是清楚的,一向明察秋毫,眼光独到,刑侦能力更是神乎其神,辽国出的难题,应该难不倒他。
只是,赵祯觉得有点讽刺。
偌大的朝堂,泱泱华夏,文治天国,竟被辽国借几道难题耀武扬威,让大宋抬不起头来,偏偏要等一个七品县官来解答,大宋丢不起这个人。
赵祯好气又好笑,大宋被人骑在头上拉屎,真的不冤枉,只怪朝廷养了一群尸位素餐的臣子。
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他们是行家,国家有难,都相互甩锅,置身事外。
要不是公卿大臣无能,赵祯实在没脸让包拯一个七品芝麻官出面。
辽人知道包拯的身份,即便解答了难题,大宋也会落一个无人可用的笑柄。
但赵祯现在别无选择。
只望包拯别要也打退堂鼓,那大宋这次的脸面是彻底丢到姥姥家了。
“皇上,包大人奉旨觐见!”
就在这时,传旨太监飞快进殿禀报。
“快宣!”
赵祯急不可耐的开口,神色格外激动。
“皇上有旨,宣包拯觐见。”
伴随着传旨太监的声音蔓延出垂拱殿外,身穿七品官袍的包拯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