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包青天:从觉醒天眼开始执掌阴阳 第16章 天体运行规律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赵祯不知包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依言将御用笔墨给了包拯。
包拯也不含糊,在宣纸上画出七个圆,均标注上名字。
太阳—金星—水星—大地—火星—木星—土星。
“这便是太阳系内的天体,包括大地在内,金、木、水、火、土六大行星,分别围绕着太阳旋转。”
“大地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大约三百六十五日,刚好一年。”
轰!!!
犹如晴天来了一道霹雳,全场哗然……
有的惊诧,有的冷笑,有的鄙夷,有的疑惑,有的好奇……
宋辽双方,均神色各异,表情复杂,无不感到荒谬。
若大地昼夜不停地发生旋转,为何半点也感受不到?
“包大人,你说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故而才有四季变换?”
司天监判官沈括站了出来。
与别人不同,沈括没有半点感到滑稽之意,只有满满的震撼。
毕竟,沈括从小对天文地理和自然科学便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天文地理也有专门研究。
在他看来,包拯所说,显然更为科学,只是自己才疏学浅,不能证明其观点罢了。
“不错!”
包拯回头看了沈括一眼,笃定说道。
在大宋朝,沈括代表着自然科学的最高水平。
但现在不同了,在包拯面前,他当个小弟还可以。
“那昼夜交替又如何解释?”思索片刻后,沈括继续追问。
“因大地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自身也在逆转,自传一周,大约十二个时辰,是为一天。”
“也正因大地的自转,才让人误以为太阳东升西落。”
“大地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向东倾斜,是为黄道。是以导致太阳直射大地时,出现南北移动。”
“当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为春分日,这一天,大地昼夜平分。”
“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大地以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直到太阳移动到北回归线,这天为夏至,大地以北昼长夜短。”
“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直到回到赤道,是为秋分,大地又一次出现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直到南回归线,是为冬至,大地以南昼长夜短,大地以北昼短夜长。”
“如此,大地与太阳便形成一个轮回,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解说完,包拯整个人都轻松了。
还好地理学得不错,要不然,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包拯还担心辽人抬杠,但看到一个个都着了迷一样的神情后,这才放下心来。
此时的沈括,目光里已投出一股浓浓的崇拜和敬仰。
看包拯的眼神,仿佛就像是在看天神,高山仰止,不可触摸。
很难相信,包拯对天体的认知如此深刻。
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只有少数几人脑袋里一团浆糊,晕乎乎的,完全没听懂什么意思。
“包大人,照你这么说,大地岂不是漂浮在空中,没有任何依托?呵呵,难道大地不会掉下去了么?”
忽然,辽国使臣开口发问。
“不错,大地的确是悬浮在虚空之中!之所以不会掉落,这便回到了包拯的第一个难题——大地引力。”
“不但大地有引力,任何天体都有引力。”
“太阳的引力远远超出大地之引力,而这股力量刚好能一直牵引着众多天地围绕其旋转,处于动态平衡。”
“何谓动态平衡?”那名辽使道。
包拯道:“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以你的智商,包拯无法与你解释!”
没有理会那名使者的恼怒,包拯继续问道:“第三道难题,包拯已作出解释,不知各位使者还有何疑惑?”
辽国学习中原文明,自然在天文方面也有涉猎。
只是学艺不精,无法找出反证。
现在要他们质疑包拯,反倒暴露了自己的无知,索性选择沉默和接受。
沈括似有所思道:“敢问包大人,那太阴星呢?太阴星又作何解释?”
包拯唔了一声,率先在地球旁边画了一个圆,道:
“太阴星与其他天体不同,其他天体围绕着太阳旋转,唯独太阴星,围绕着大地旋转,周期为一月。”
沈括继续追问,日食、月食现象作何解释,包拯也是一一解答。
嘶……
群臣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脑海里已找不到词汇来形容包拯。
天才!
不去司天监任职,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