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包青天:从觉醒天眼开始执掌阴阳 第5章 失去尊严,就要找回来!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大宋群臣和辽国使团眼睛死死的得盯着包拯,如同见到了鬼神。
没有人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堂堂大辽第一战神,竟会被一个文若书生轻而易举的给震退,这是何等的内力?
辽国使团不知包拯的底细,均以为包拯是扮猪吃老虎,大宋有意安排,根本不是什么七品知县,而是一个强大的存在。
大宋这边却是清楚包拯底细的,包拯一直都是个文弱书生,更没听说他习武,而是连弓都拉不开的人。
可为何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妖孽?
难不成包拯一直都在隐藏实力?
此时。
垂帘后的太后刘娥凤目微眯,投出一股好奇的眼神。
心想朝臣之中出了这样一个妖孽,无疑是大宋之幸!
宋辽双方都没有说话,足足静默了许久。
耶律雄才此时身体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看包拯的眼神中不仅只是激动,也多了几分忌惮,根本不敢再靠近包拯。
在没有彻底弄清楚包拯底细之前,不宜再招惹他,否则今天非要吃大亏不可。
瞬间,耶律雄才的态度逆转,哈哈笑道:“皇帝陛下,想不到大宋还有这样的高人。”
赵桢尴尬一笑,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就连他现在都还是懵逼的。
吕夷简忽然站出来,见缝插针的冷冷一笑:
“大宋人才辈出,只是我大宋一向本着和平的宗旨,不愿和大辽发生摩擦,却并不代表大宋怕了辽国。”
“老夫只希望耶律将军作为辽国特使,能以两国邦交为重,莫要挑衅我大宋的忍耐,伤了两国和气,不好收场,没法向萧太后交代!”
耶律雄才心知今天大宋朝堂之上有高人在,也不敢再嚣张,皮笑肉不笑地道:
“吕相国所言甚是,本使此次出使大宋,旨在以文会友,增进两国友谊,别无它意。”
“这位包知县武力了得,耶律雄才好生佩服,只是不知学问如何?是否能破解我大辽的难题?”
既然武力没有震慑住大宋,现在只能通过文斗。
在这方面,耶律雄才有十足的信心。
毕竟大宋满朝公卿加上翰林学士都没能解答出的难题,一个知县也不可能解答。
听到耶律雄才对包拯武功表示出甘拜下风之意,并非虚与委蛇,而是发自肺腑的叹服。
大宋君臣心中更加确信包拯曾经练过武,而且武功高深莫测,只是一直在隐藏。
赵桢、刘娥和吕夷简心中自然是高兴大宋出了这样一位栋梁,有包拯在,大宋便无需再惧怕辽国的军事威慑了。
然而,一家欢喜一家愁。
对庞太师来说,可就不是好事了,而是巨大的威胁。
他太了解包拯了,是皇上和八贤王的人,不可能为我所用,若是不早除,对他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包拯今日前来,便是为了破解辽国所谓的难题,耶律将军如此有雅兴,包拯乐意奉陪之至。”
包拯对契丹人没什么好感,也清楚明白辽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所谓以文会友,无非是想继续羞辱大宋。
既如此,包拯也不会讲什么客气。
不管怎么说,今天都要把大宋失去的尊严给拿回来。
想到这里,包拯不留情面地道:“包拯虽然不才,对大辽所谓的小儿题目却是!”
“包知县此话,未免言过其实!”
耶律雄才脸色一沉,气得不行。
不曾想包拯官职不高,口气倒是大得很,竟把辽国难题说成小儿题目。
不知此人是真有破解之法,还是逞口舌之快,替大宋挽回最后的一点尊严。
不过,耶律雄才更加相信是后者。
包拯道:“不然,说起学问大道,我天朝上国从来不输任何番邦小国,包括尔等化外之民!”
“包拯,你敢侮辱我大辽?”
“包知县一再羞辱我契丹人,分明是有意挑衅大辽!”
“我看大宋对我等毫无诚意,既如此,我等千里迢迢来做什么?”
“大将军,莫若打道回朝,好教太后尽早调集兵马!”
辽国使团彻底被包拯激怒,纷纷起哄威胁。
大辽仗着雄厚的武力,一直以正统自居,看不起汉人。
且文治武功均不输大宋,最痛恨宋人称他们为蛮夷,也一直想摘掉这个头衔。
虽然宋人背地里一直都这么称呼,但在正式场合,还没人敢这么叫。
更未料到,包拯会一再羞辱,太藐视他们契丹民族。
眼看事态失控,赵祯也不得不出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