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南提到百叶荷。
让朱棣这个铁血王爷有些动容。
五味杂瓶之下,更多的是惭愧。
半晌,朱棣像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一般,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沈清南。
面对着沈清南的笑脸,开口问道:“先生,你还能回来辅佐于我么?”
对于朱棣的突然发问,沈清南早有预料,毕竟大明的皇帝,臣子们只要不威胁到国家和皇室,还是很念旧情的。
靖难赶侄儿下台的永乐大帝亦是如此。
沈清南神色不变,脸上的笑容也不减,却也没有开口回答。
沈清南的沉默,朱棣也只是苦笑一声,轻声道:“我知道的,沈先生,你终究还是离我而去了。”
朱棣没有用本王,而是用的我,由此可见,曾经朱棣与沈清南的关系,远远不是臣子与王爷的关系。
沈清南看着茶碗中的茶叶上下摇摆,妖娆翻飞,轻声道:“离开也不见得是是坏事儿。”
“若是那种情况下,我还留在王爷那边,怕是也不能够如此心平气和地坐在一处喝茶的吧。”
朱棣沉默不言,当时,二人无论是意见还是目标都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强行呆在一处,自己怕是会有忍不住的一天,一刀砍了他。
现在想想,这样子的结果,其实也不错。
自己继续自己的霸业,而他有了婚书和宅子,凭借自身的能力,在应天也能活的很好。
朱棣不是优柔寡断之人,既然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亦不会过于纠结,徒惹不快。
“王爷,茶喝了,旧也叙了,沈某便告辞了。”沈清南站起身,朝着朱棣抱拳行礼道。
朱棣怔怔看着沈清南。
二人的相识,是从沈清南行礼开始的。
认识这么多年,每次见面,沈清南都不会给自己行礼。
现在,二人分道扬镳了,沈清南再一次和朱棣行礼。
以礼始,以礼终,也算是对这段旅程的一个交待。
对这段认识的一个终结。
“好!”朱棣放下茶杯,“之前在北平,不曾好好告别,今日,本王在此谢过先生这些年的帮扶。”
沈清南侧开身子,并没有受朱棣的大礼。
“今日之后,你我往事一笔勾销,前程再无瓜葛!”
“若是他日敌对,王爷对我不必留手,我对王爷也不会留情!”
“告辞!”
沈清南说完,拂袖转身,下楼而去。
朱棣还是站在二楼看着沈清南离去,不发一言。
..
宋慎先是回家处理了一下事情,想到沈清南宅子的事情,就去牙行了。
好巧不巧,从牙行出来的时候,宋慎就看到了从茶楼出去的沈清南,正想要开口喊住,扭头的瞬间,却是被站在二楼的人给吓到了。
是......燕王!
燕王回京了!
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宋慎当场几乎有了魂飞魄散之感。
现如今,宫中皇爷,太子昏迷,皇孙代理朝政。
这情况也只有几个人知晓,对外从未宣称。
这个时候燕王怎么回京了。
该不是为了.....
宋慎一身冷汗,再想到沈清南刚刚在茶楼。
祖父宋濂的叮嘱,倏然响起。
沈兄真是燕王的谍子!
一时之间,沈清南在宋慎心中的形象跌入了谷底,万劫不复的那种。
“啪”,想到要处,宋慎狠狠给自己一个嘴巴。
自己当真是眼瞎,还认为沈兄值得深交。
还为他担心宅子的事情。
现在想来,真的是可笑至极,愚蠢至极。
来不及再想,宋慎拔腿就朝着家的方向而去。
燕王进京了,沈清南是燕王的谍子。
这件事情一定要尽快通知祖父,好让他做好准备。
.....
朱棣一行人离开茶楼,去往姚广孝住的小院的时候,经过应天府的玄武湖。
湖面上,一处画舫之上,一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面若刀削,眼神犀利,正靠在船舷之上,百无聊赖地钓着鱼。
此人正是当朝凉国公蓝玉。
蓝玉一向桀骜,脾气也暴躁,这用钓鱼平复心绪的法子,却是同样暴躁的常遇春教授的。
这几日,宫中没有半点消息,上书出征的折子也没有批复。
这让蓝玉暴躁的很。
实在是受不了了,所以才寻了一个画舫钓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