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被朱棣送走,朱标拜我为太傅最新章节 > 第四十三章 徐妙云来访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被朱棣送走,朱标拜我为太傅 第四十三章 徐妙云来访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依照宋濂的身份,本没有必要屈尊来找一个小辈。

纵观整个大明,在这个阶段上,能够给到太子朱标帮助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作为朱标的老师,宋濂清晰地知晓,朱标所面临的局面与压力。

也更加明白,朱元璋在朱标身上所倾注的心血。

这些年来的朝堂动作,绝大多数都是朱元璋在给朱标铺路。

纵然手段颇为极端,但却深有成效。

如此往复之下,朱标的地位愈发地稳固。

加上几次的监国,在文武百官当中,朱标的话语权也浓重了许多。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朝臣们,年岁见长,心力也大不如前,在各自的位置上也不见得还有太多的世间。

新一代,却有点青黄不接。

出彩的也不是没有,但始终没有那种出类拔萃的。

宋濂原先也不是很在意,人才终究可以慢慢培养,那些个二代们,好好教育一番,也许能有几个成器。

但此云南遭遇地龙翻身,朱标代陛下远行,在挑选随行之人的时候,却让他与朱元璋大费脑筋。

朱标之后自行选的二人,更是让宋濂大为意外。

傅让,一个流连于京都烟柳之地的武二代,除了一身蛮力,再没听说擅长其他。

李景隆,世袭曹国公的爵位,却醉心钻研,军政之事,纸上谈兵,民生之事,一窍不通。

此行赈灾的重担,终还是落在朱标一人的肩膀之上。

说起赈灾,宋濂才想起那个与自己当街拌嘴的青年。

那个写出《论灾后救治》文章的年轻人。

几番思忖之下,还是放下身段,前来寻沈清南帮助。

交谈下来,宋濂自认为已经给到了最为优渥的条件,但是沈清南并没有立刻决定。

而是说需要考虑一下。

站在大门口,宋濂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转身仰着头,看着在那阳光之下,有些反光的门楣牌匾。

沈清南若是能去,自然是最好不过。

但若他不去,也不是毫无办法,只是朱标多担待一些而已。

宋濂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收回目光,吐出一口浊气,离开。

就在宋濂离开未有多久,一辆马车停在了沈府的门口。

一个穿着白衣紫边长裙的女子下了马车。

白皙的鹅蛋脸上看不出神情变幻,女子问:“确定是这里?”

小丫鬟锦儿点点头,“小姐,是这里没错啦。”

“我去给小姐叫门!”锦儿拎起裙摆,朝着门口小跑而去。

“噹,噹!”锦儿拎着门环,才敲了两下,门内就传来了声音,“来了,稍等。”

沈清南送走宋濂之后,转身的时候,遇到许正,二人便站在门内侧说着话,听到门环响动,许正便应了下来。

打开门,看到站在门口的锦儿,许正有些疑惑:“请问,你......”

锦儿没有回答,而是扭头朝着不远处的女子喊道:“小姐,小姐。”

站在台阶下不远处的徐妙云听着声音,抬头看了过来,也看到了站在许正身后的沈清南。

相隔数年,纵然容貌变化,但徐妙云却一眼认了出来。

蓦然之间,好似久别重逢的心情涌上了心头,嘴唇张了张,终是没有说出一言。

走近了去,徐妙云看着沈清南,微微万福,道:“沈家哥哥。”

沈清南有点错愕,双眉稍稍蹙了一下,眼前的女子有些印象,但却有点模糊。

虽说模糊,但心底最柔软之处,有许多的触动。

自己与她,好像..

沈清南怔立在原地,仿佛不敢开口。

边上的许正也看出了沈清南的异样,眼前的女子,他认识,乃是徐达的长女徐妙云。

只是,看徐妙云的样子,似乎与沈清南相熟已久,自己怎么却未曾听沈清南说过。

“徐姑娘!”许正去扯了扯沈清南的衣服。

呃。

沈清南回过神来,看见许正朝着自己眨眼睛,知道自己刚才有些失态。

但是,刚才恍惚的时间里,沈清南也从潜藏的记忆当中,找出了对应的人。

徐达的女儿,徐妙云。

未来的燕王妃,永乐朝的皇后。

幼时自己身边的那个跟屁虫。

“徐家妹妹,好久不见!”沈清南露出一丝微笑。

久违的声音,与夜半来回,长吟耳侧的声音,不曾变化。

这个名震金陵的女诸生,突然双颊涌上绯红,“嗯,好多年了。”

沈清南稍稍愣神,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