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被朱棣送走,朱标拜我为太傅 第四十七章 困顿之局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马晔被看押之后,云南府的大权便尽数落在朱标的手上。
几日下来,饶是已经开仓放粮,但是灾情却不见丝毫的好转。
相反,却有种愈发严重的趋向。
城门打开,民怨并没有如朱标所料想的一般有所缓解。
相反,却促发了军卒与灾民的矛盾。
城中已经发生了好几起摩擦,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最近一次,竟然已经牵扯到了自己自金陵带来的亲兵上。
两日前,傅友德带着西南军的部分军卒赶到了云南府。
傅友德也第一时间前往城主府,面见朱标。
朱标先是了解了沐英的情况,在得知沐英已经送往金陵救治之时,也稍稍缓了一口气。
再之后,傅友德将与蓝玉筹谋的全盘计划告知朱标。
军中之事,并不是朱标所擅长。
听完之后,也没有发表一些意见,只是点头,军中之事全仰仗国公与侯爷了。
朱标的放手,让傅友德心中存有的担忧消散。
离开了城主府,傅友德便匆匆去前厅,进行云南府的防守布置。
与此同时,大理的十万大军,已经从南疆出来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云南府进发而来。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早被西南军的斥候所发现。
很快,这则重磅消息,便传到了朱标的耳中。
傅友德在得知讯息之后,也是第一时间赶去城主府,与朱标商议。
朱标神色也是颇为凝重,见傅友德进来之后,扬手安排赐座。
傅友德还未来得及坐下,抱拳之时,身上盔甲摩擦作响,“事不宜迟,还望殿下早早离去才是。”
朱标眉头一皱。
如今云南府所临之困境,天下皆知。
自己亲临云南府,也是百姓相传。
现如今,灾情未解,又遭兵荒。
自己更是毫无作为。
如此时刻,自己身为储君,岂能做出弃城,弃百姓而不顾的事情来。
傅友德一看朱标皱眉,心中暗暗叫苦。
平日虽与太子接触不多,但素知太子熟读儒家经典,讲究以民为本。
生死之际,让他做出弃城之举,怕是不愿。
但,云南府可以丢,我大明储君可不能折在此处。
傅友德咬了咬牙,沉声道:“殿下......”
朱标没有让傅友德说下去,直接打断道:“颍国公不必多言,孤不会离去。”
“永昌侯入了南疆,可有说几日会返回?”朱标稍微停顿了一下,问道。
“不曾,殿下,大理十万大军来势汹汹,为帅者乃是段世德,我等.....”傅友德没有把话说的太绝。
“段世德?”朱标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从傅友德的语气当中隐约可感觉到,对此人颇为忌惮。
“此人乃是大理国君段世权的胞弟,有着大理第一王爷的赞誉,据说文韬武略无一不精。”
“若是永昌侯在此,或许可以战上一战。”
“只可惜,永昌侯带走了西南军的主力,老臣所带只有三万余人,这云南府怕是难守。”傅友德将敌我情况讲了一个大概。
意思很明确,大理十万人,大明也就堪堪四万,差距明显,打起来不是对手。
留守云南府,死路一条。
朱标哪能听不出傅友德话中的意思,只是冷声道:“我身为大明储君,此刻若是退了,倘若,将来有一日,敌国兵临金陵,我是不是也要退?”
“父皇是不是也要退?”
“这一退再退,我大明的风骨何在?”
傅友德微微愣神,双目苦涩,不知如何回答。
朱标慢慢站起身,“颍国公,你带着这四万人据城而守,可以抵挡几日?”
“老臣惭愧,七日已经是极限。”
“可否有途径通知永昌侯?”
“有!只是永昌侯已经出门十日有余,怕是回援不及。”傅友德点头。
朱标来回踱了一下步子,道:“颍国公,派人速去通知永昌侯回援。”
“申国公邓镇押运粮草也快到达,他那边有一万人马。”
“曹国公李景隆孤也派去了福建,从福建府调兵三万。”
“所以,颍国公,孤需要你守城十日,十日之后,便是我等的转机。”
傅友德听着朱标所言,有些吃惊。
邓镇带着一万人押运粮草,他是知晓的。
只是,太子什么时候让李景隆去福建府调兵了。
若是,三处人马汇合一处,加上蓝玉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