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谨身殿。
洪武大帝靠坐在龙椅之上,眼眸看着远处的大殿门外,寒风瑟瑟,风雪飘荡。
寒气笼罩着谨身殿。
宫女们也正在尽力维持着炭火,让皇帝陛下尽量可以暖和一些。
此时老朱眼观宫女们的忙碌,心间百般哀愁。
到底怎么立下这皇储?
怎么才能让朱棡坦白?
就在脑间翻腾之时!
一个苍老且有力的声音,在大殿之下磕头响起。
“臣,宋濂,叩见陛下!”
“陛下,丧礼服制已经考定好了。”
宋濂双膝跪地,颤颤巍巍的双手高举着手中的一本册子。
贴身太监云奇见状,迅速上前接过册子,并小步疾行,放到了老朱的龙案之上。
“好!”
“宋濂,此事必将记你大功一件。”
“你先回,赏赐随后就到。”
“谢陛下,臣告退!”
老朱的双眸,携带着忧愁看着宋濂的背影渐渐淡去。
若是平时,老朱肯定面带大笑,在大殿之中将宋濂之功绩,大肆赞叹。
甚至会下去与宋濂详谈一番。
但如今心事重重,没有那个闲心。
就在这时,老朱心头间一颤!
对了!
宋濂不仅是太子朱标的老师,也曾是晋王朱棡的老师!
若是推演模拟宋濂之一生,会不会能够看到棡儿在宋濂面前的表现?
对于文学治国方面的见解?
或许呢?
说干就干。
打开模拟器.....果然,有宋濂的选项。
这跟老朱的猜测没有错。
只要自己见过之人,心中想对其模拟就能做到!
宋濂就是如此。
【模拟对象一(翰林院学士)】
想来也是,宋濂如今年岁已高,再加上自身一直从事文学,史学,思想方面的工作,跟政治和官场并不沾边,想要再升的话,也难!
也没必要!
老朱也明白,宋濂为他工作的日子,也不多了!
模拟开始。
画面和文字都在老朱的眼前推演。
这是宋濂的一生。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
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
随时时间的流逝,总算是让老朱看到自己想要了解的过程。
“你在至正二十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之下,你被朱元璋召如应天府。”
“七月,你被任命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十月,奉命为朱元璋子朱标教授“五经”,后又参与修撰起居注。”
“不仅如此,你还为会为朱元璋宠子朱棡讲书道理。”
“一直以来,朱标在你的眼中,都是悟性上乘,勤奋好学!”
“朱棡勤奋好学,却死板难以通理。”
“虽然明面上不说,但在你的心中,一直都把晋王朱棡列为不太聪明人之辈。”
“直到洪武二年。”
“朱棡性情大变,不仅变得傲慢无礼,荒废学业,甚至迂腐至极。”
“你认为此子不可教也。”
“你想请命陛下,不再为朱棡教授四书五经。”
“但就在这时....你被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上了一课。”
“你在整理书籍之时,翻阅到了古今奇书(素书)!”
“在言语间,朱棡并不认同你对(素书)上的见解。”
“年仅十岁的朱棡,将素书前几章的内容,以他的方式解释一通,你醍醐灌顶,宛如自己才像是学生一般。”
“你震惊万分,受益颇多。”
“你与晋王殿下商议好,次日再来商谈书中真理,著书之背景。”
“次日你虚心请教,晋王却一问三不知,再次成为那个荒唐无度,刁蛮无理之人!”
“后续你多次试探,想要得知千古奇书(素书)的真理,但晋王都一概不知。”
“这成为了你的遗憾。”
“直到抱憾终身。”
“......”
关于宋濂的一声,模拟器上的画面和文字,还在继续!
但老朱却没有兴趣再看下去了。
因为他看到了自己想到的东西。
老朱脸上浮现出了一阵笑容。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