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被朱元璋模拟人生,缔造修仙大明 第四十一章:朱梓的一生,最为崇拜之人便是晋王朱棡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如今看朱梓的表现,起码在文学和学习态度上是让老朱觉得这孩子以后有大贤之姿。
在文学上面是肯定有所造诣的。
他很想看看这个从小就能讨自己喜欢的孩子,以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开始模拟。
随着老朱的选择。
渐渐地,眼前的文字淡去,替换而来的,便是朱梓诞生时刻的画面。
这些画面渐渐晕开,让老朱心中也跟着一起心花怒放。
“你,身为洪武大帝的第八个儿子,在洪武二年九月初六日生,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日,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你被封为潭王。”
“从此以后便你注定会过上达官显贵的生活,你便跟其他皇子一样,有了纨绔挥霍的资本。”
“但你却没有,你从小就喜欢热爱文学,丛十岁开始,你便在府上大摆宴席,招待一些有学识的大臣们跟你吟诗作对,你也成为了仅仅几个召集大臣而不让洪武大帝反感的皇子之一。”
“你热爱着文学和文化,对帝位从来就没有想法,就这样,你在应天府一直度过到洪武十八年。”
“洪武十八年十二月,朱梓就藩于长沙府。”
“到了长沙府以后,你便在长沙之地,广结才子,只要是饱读诗书之人,你都会邀请到你府中做客。”
“每看到一些才华横溢的人,你都会主动向父皇引荐,希望他能为朝堂和天下做出一番贡献。”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洪武二十年,你的府上接到一个不速之客,对方语气嚣张,扬言必须要让你这个藩王来迎接。”
“当你走出去以后,当看到那张脸以后,你喜出望外,激动无比,因为来者就是之前在应天府当中非常疼爱你的三个,晋王朱棡。”
“在你非常欢喜的接待了三哥以后,随后便心中惊恐,因为在父皇的规矩当中,藩王之间没有皇命不得入京,更不可能私下见面,如若见面,便以勾结谋反的罪名治罪。”
“你惊恐不已。”
“但你的三哥却不以为然,让你大可放心,他不过就是云游四海到了此处,刚好恰巧来看看你而已。”
“他出走的事情,全天下的人都不知道,哪怕是父皇都还以为自己在兴化府中呢。”
“你闻言窃喜不已。”
“你想好好招待招待三哥,在三哥在你府上住上的第三日,你忘了你还有一群友人相约在这儿一起吟诗作对,你害怕暴露三哥的身份暴露。”
“你三哥只是微微一摆手,化名以后,便以你旧友的名义,跟你们一起探讨学识。”
“你为了能够得到三哥的赏识和夸赞,在宴会上大谈最近钻研的道家哲学和思想。”
“也理论起了道德经中的种种奥妙。”
“你一番解释以后,你自认为不学无术的三哥肯定会在这方面佩服你,便问你的三哥,自己得学识如何?你三哥只是微微一摇头。”
“直接对你的浅薄解释一盘否决,他将道家思想和哲学理论当着众人的面,只是简短的解释了一番。”
“众人震惊。”
“哪怕是你在长沙府所结交的大才子,听到你三哥的解释,都为之震惊,他们认为这就是道家的最初思想,这就是老子李耳的最初的玄妙解释。”
“你三哥的这番解释,直接让你们在场的人都为之折服。”
“你没有想到,在京城当中一直以来不学无术,昏庸无度的三哥,却是这世上难有之大才。”
“从此以后,你的崇拜对象,便一直是你的三哥。”
“三哥离开长沙府以后,你也经常跟三哥书信来往,你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了次年,你们的父皇想你们了,想要召见你们进宫,你们在宫中再次相遇,你见到三哥比见到父母都激动。”
“洪武二十三年。”
“因为胡惟庸案中的原因,你潭王妃的兄弟也牵连其中,接连被诛杀,虽然王妃的父亲已经死去,但王妃的两个兄弟被追列胡惟庸一党之中,你也为此心惊胆战,心头难安。”
“洪武大帝就害怕你会因此而受惊,专门派使者来进行抚慰,并召见你入宫,你知道你的父皇眼中容不得沙子,你觉得这一去就凶多吉少了。”
“心中反而是忐忑不安,惊惧万分,在一顿思想斗争之下,你选择临死之前给你最敬佩的三哥写了一封书信以后,便跟王妃一起在府中自焚而死。”
“模拟推演结束。”
文字和画面渐渐隐去。
看到此处的老朱,整个人都呆滞在了原地。
久久没有缓过神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