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兵道唐末,开局执掌军阀世家 第四十四章 苏哲撤军,晋升黄龙卫(为明天求追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古月群山,沈泉堡。
苏哲不计代价地投入兵力,远远望去,傀儡如蚂蚁攀附城墙,一点点往上挪动。
在城墙顶端,沈家的重甲傀儡坚如磐石,不断将爬上城墙的月门傀儡砍下城墙,双方互不相让,如此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月门岛上,苏哲眉头一皱,攻城持续了一小时,却始终没有进展,阵亡三千兵力,仅仅拼掉一百守军。
照目前速度,至少需要三小时,才能攻下沈泉堡。
苏哲有些心神不宁,尽管他估计错了沈家机动兵力,但他深知拖得越久,局势变数就越多。
所以他一开始就打算速战速决,为此不惜投入全部兵力,用一万五千兵力去啃一座三百兵力的小城堡。
只要能攻下沈泉堡,哪怕付出一比十,一比百的战损率,也在所不惜。
但现在他感觉投入的兵力还是少了,没有攻城器械,即使来再多的兵,也拿沈泉堡没办法。
沈泉堡墙面狭窄,战场宽度小,限制了人数优势,兵力再多也只能慢慢消磨。
这种打法,沈泉堡没个三四个小时根本拿不下来。
而急行军在崎岖山路,又没法携带攻城器械,也就是说,这场攻坚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苏哲心中打起了退堂鼓,思索良久后,下令按原路撤军。
月门岛士兵收到命令,开始有序撤退,这时它们发现,山下一大股部队正在快速逼近,硕大的“沈”字旗历历在目。
苏哲眼球一缩,立刻知道自己估算失误,不由地长叹了口气,自嘲道:
“原来这仗一开始就输了,沈家的兵力远不止一万,真是失策啊!”
这时,禁军傀儡上前问道:“现在沈家兵力有多少,能给个估计值吗?”
苏哲稍作思考,便回道:“回陛下,从动向看,大概一万至一万五。”
禁军傀儡询问依据,苏哲回道:“如果沈家有更多兵力,资源四堡不会只有那么点兵力,更不会在后来抽调粮仓兵力。”
禁军傀儡点头,又质问道:“不过误差数千兵力,你的计划连这点容错概率都没有吗?这就是你苏哲的才能?”
这是苏哲上任以来,皇帝第一次对他表现不满,苏哲立刻诚惶诚恐道:
“回陛下,此次行动本就是军事冒险,需要一定运气,容错率自然低。可以说,现在咱们能把主力部队撤回,已经是万幸。”
对于这个解释,皇帝并不满意,禁军傀儡说道:
“我不听理由,只看结果,朝廷为你投入资源,就是让你遏制沈家发展,从现在局势看,你没有完成任务!”
苏哲无言以对,沈家确实在他手里一步步壮大,从这点来说,他确实失职。
道理是如此,但苏哲依旧感觉不少委屈,他自认把能做的都做了,该捅的刀子一下没少,该拱的火都拱了。
然而沈家还是活过来了,并且越来越强,碰上这种对手,他苏哲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一股疲惫涌上苏哲心头,他心灰意懒地回道:“臣知罪,是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苏哲相信皇帝不会治他罪,毕竟他坑死了沈奕爷爷,气死了沈奕父亲,沈家一度从数万兵力的大军阀,衰落成只有数千兵力的小军阀。
他做的这些皇帝都看在眼里,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多来个撤职查办,告老还乡。
他控制月门岛这些年,收了不少走私商的贿赂,足够逍遥后半生。
所以,苏哲说出这番话后,心中不但没有失落,反而一阵轻松,仿佛卸下了一个包袱,心情变得明亮起来。
但天威难测,皇帝下一句话又将他的心提起:“虽然你事情办砸了,但你的才能朕知道,所以朕给你换了个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
苏哲摇头:“臣不知。”
此时,外面走入一个太监,拿出一份圣旨,宣读道:
“门下:苏哲自任月门岛防御使,荡平流寇,明德有功,益显臣节,宜进黄龙卫指挥使,余如故……谨奉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
苏哲蒙了,后面一段歌功颂德的话他没听,没想到皇帝一下将他提拔至黄龙卫指挥使,负责天下漕运。
漕运关系着未来削藩战争的后勤,如果漕运出问题,那么削藩战争将无从谈起。
如此要害部门,竟让他苏哲来执掌,这是何等荣宠!苏哲连忙谢恩,并且好奇道:
“陛下,不知现在的黄龙卫指挥使如何安排,臣需要向他了解一些事情,便于更好履行职责。”
禁军傀儡回道:“他死了,地精兽潮他没处理好,导致舆论现在对朝廷很不利,所以他以死谢罪了!”
沈奕的阴谋论奏效了,在各路军阀和地头蛇的推推波助澜下,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