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兵道唐末,开局执掌军阀世家 第九章 教育改革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沈奕不是理科生,对于土法炼钢一知半解,之所以能弄出来,完全得益于俺寻思之力。
在战锤中,绿皮基因里有完整的科技树,从砍刀到星际战舰应有尽有,但需要契机触发。
以宇宙飞船为例,绿皮必须先见过宇宙飞船,然后不停寻思,最终以类似顿悟的方式,联想出相关技术。
沈奕前世经历知识爆炸的洗礼,见识不缺,缺的是寻思的waaaagh能量,不过随着一场胜仗,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沈奕立刻寻思了土法炼钢,尽管此时的高炉十分简陋,只有他能用,其他人操作肯定爆炸。
但原理终究没错,配合成品让铁匠逆向研究,很快就能完全破解技术。
兵主一人即军团,工匠有时也不可靠,沈奕想过拒绝普及,独占技术,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因为沈奕兵力不多,无法亲自操作所有高炉,一些活必须交由工匠完成,所以只能将技术普及化。
不过为了避免技术泄露,他亲自接管了冶炼区。
随后,沈奕带着众兵主来到矿区,改进了采矿技术,沈奕做的并不多,却解决了一个千古难题。
在矿洞内,常有各种瓦斯毒气,引发爆炸和矿工中毒,导致矿工伤亡率居高不下。
于是在开矿时,沈奕让矿工带一只鸟下矿,鸟的新陈代谢较快,一旦遇到有害瓦斯,鸟会先比人类昏厥。
靠着这个方法,矿工的生存率会极大提升,进一步提升了采矿效率。
随后,沈奕带着兵主前往沈木堡,那里负责兵木砍伐和傀儡加工,在傀儡加工区,沈奕改革了流水线作业,直观地增加了生产效率。
经过一天的参观,议事堂内,沈奕总结道:
“无论增加钢铁,改进采矿,还是优化傀儡生产组织,都是为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改进和发展生产力!而这也是三兵建设的最终目的!”
“其中的方法就是技术,你们是沈家的兵主,作为家族的核心,必须懂得技术。”
有了沈奕的例子,沈家兵主心中隐约形成概念,在知识闭塞的古代,产生巨大的思想冲击。
如果家族能传承下去,那么沈奕的思想将铭刻在家族历史中,成为家族的集体记忆,也就是底蕴。
沈奕接着道:“现在我下令,家族所有兵主,每人至少抽调六个傀儡加入一线生产,学习生产技术!”
傀儡相当于兵主分身,经历会实时传送给主人,兵主可以同时让一个傀儡做习题,一个傀儡巡逻,一个傀儡买苦力,一个傀儡砍人,一心多用却没有丝毫负担。
所以比起凡人,每个兵主都是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知识积累,人生阅历远超凡人,只用来打打杀杀实在浪费。
沈奕相信,如果他们肯去学,肯定能在短时间内有所建树,但首先要过心理关。
沈奕话音刚落,兵主们议论纷纷,有人高声反驳道:“族长大人,你是打算让我们学习卑贱的凡人手艺吗?”
沈奕冷道:“人有高低贵贱,但知识和技术没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
“如果觉得不舒服,就赶紧把技术学会,比凡人工匠更厉害,只有当水平超过工匠,由我亲自考核,才能结束任务!”
沈奕引经据典,一众兵主无言以对,只得照做,兵主有超强学习能力,他们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凡人工匠。
最后,沈奕特别强调道:
“诸位请记住,凡人是家族的重要资源,有纠纷归民堂处理,任何兵主不得擅自打杀,一经发现,立刻严惩!”
众人皆无异议,沈奕用府兵抗衡武家傀儡时,就已经证明了凡人的价值,现在兵力缺乏,凡人府兵是有力补充。
最后,沈奕宣布散会,留下学堂和民堂的执事,他们皆是凡人,分别负责教育和民政。
沈奕问学堂执事:“沈民,府库内存粮如何?是否足够平日消耗?”
封建时代粮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是重要的生产力来源,军队、工人、农民都需要粮食供养。
但兵道崛起后,兵主伟力归于自身,傀儡兵代替人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导致食物不再重要。
所以在这个时代,农民税率很低,只有在兵力不足,需要人力补充的势力里,粮食才会被重视。
就比如沈家兵力不足,大量府兵,矿工,伐木工,铁匠等底层劳力都需要食物供养,来维持生产进行,所以沈奕格外重视粮食。
沈民回答:“回族长,得益于您提供的垄作法,沈农堡连续五年粮食丰收,畜牧业也有较大发展,已经培育出两个千兽群,三个百兽群……”
最后自豪道:“目前存粮,足够支撑目前消耗30年!”
他是沈家远亲,曾是唐帝国县令,在安史之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