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病娇暴君娇养的白莲花称帝 第五十一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有关于滁州旱情之事,我放在心里了。
几日后的朝会,我有意试探众臣对滁州旱灾的态度,“早春各地区多有旱情,可有受灾的地方?胡丞相,你可知道?”
“臣不曾收到旱情严重的消息,太后不必过分担忧。”
真的不严重吗?我通过凌风阁收到的情报是——
江东地区,尤其是滁州旱情不轻,但朝臣却没有上报,不知道是他们信息不准确,还是故意隐瞒。
“无论如何,都要提前做好赈灾的准备,尤其是要开放常平仓,今年常平仓储粮多少?”
没等我问出个仔细来,户部尚书率先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
“太后不可,江东地区旱情不严重,可边境战事却是频频不断,我东夏国几经内乱外战,粮储有限,应当优先填补军仓,以御外患。摄政王掌控军政,认为臣所言是否有道理?”
赵墨渊赞同他的话,“是。”
胡惟有附和,“臣也同意。”
总之,他们觉得现在灾情不严重,没必要现在就开仓放粮。
户部尚书言之有理,与我意见相左,令我一时难辨其忠奸。至于胡丞相,我总觉得他有猫腻,他叫我不必在意滁州旱情……
“这样吧,丞相你立刻派人去巡视江东,若旱情严重,及时上报。”此举,我是在试探胡惟有。
若这次,他派去的人还是故意隐瞒旱灾实情,我就必然要调查清楚了,我总觉得滁州旱灾一事没那么简单。
只希望旱灾不要加重,百姓不要受苦才好,不然恐有灾民暴动,生出祸乱。
夜里,我翻看奏折,忽然有人叩了窗户三声,我知道是拾柒,“进来吧。”
拾柒翻身进屋,向我行礼,“主子,凌风阁那边传来消息了。”
“是本宫吩咐你等去调查的旱灾一事?”
“是,滁州的旱灾越来越严重了,地里种不出粮食,河也快干了。有些人趁机抬高米价一斗米卖出了天价,甚至比黄金还贵。”
拾柒把滁州发生的事情描述了一遍,听到这里我皱了皱眉,旱情如此严重,朝会上却无人提及。
“当地官府呢、是否有开粮仓?”
拾柒摇了摇头,“官府衙门紧闭,百姓们日夜在门外哭诉,官府却置之不理。”
此处感到一阵心凉和愤怒,百姓不聊生,官员不体恤。
等我回过神来,看见拾柒还站在书桌前,“本宫知道了,你辛苦了,先下去吧。”
拾柒:“是。”
翌日,朝会上,大臣们还是只汇报一些地方小事。
于是,我这个太后,又主动提起旱灾的事情,“听说滁州的旱情依然十分严重,诸位爱卿怎么看?”
“往年都有旱情,再等等可能会来一场春雨呢。”
看向胡惟有,“哀家此前要你派人去实地探查,结果呢?”
“如此往灾情一般,不至于多严重。”
眼神冷冽,“是吗?哀家怎么有收到消息,滁州的米价如今比金子还高,你们却说旱情不严重?”
胡惟有反问,“太后哪来的消息?”
他在怀疑我的情报来源,我只是不能泄露凌风阁相关。
“宫女中,有来自滁州的,他老人家亲人写信说的,哀家也是无意间听到的,算是小道消息。”
虽说有些鄙夷这消息来源,好在我将话圆了过去。
“太后还是要听地方官员的奏报,才是最准确的。
关于开仓放粮一事,并非不放,只是粮食也有限,他们不敢轻易开仓,臣会命地方官员情况而放粮,太后莫要忧心,也莫被小人诓骗。”
段凌霜心里冷笑一声,整个朝廷最大的小人便是他,将我的话都堵死,如今奸臣当道,只能徐徐图之。
“那便先如此吧,退朝。”
下了朝会后,我速命人将沈星沉请来书房详谈。
彩云回禀,“太后,沈侍中到了。”
“快叫他进来。”我着急叫他过来商量对策,他却表现得漫不经心似的。
从殿门口走来,迎着光尘,有种说不清的矜贵,一袭暗红深纹长袍,又衬得人十分稳重。
他走进来正要行礼,我喊住他,语气有些急,“莫要行礼了。你快坐。”
沈星沉朝我一笑,并没有假意推托,坐在一旁的梨花木椅上。
“胡丞相越来越放肆了,他们一群人不仅事事隐瞒,竟还想瞒下滁州的旱情,简直是不把我这个太后,放在眼里。”
段凌霜向沈星沉,把近几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太后莫要着急,臣以为,这不失为一件好事。太后想要扳倒胡丞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