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长河锁浪 第二章 救困寻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阿克苏是农一师师部所在地。作为抗战时期三五九旅正儿八经的老底子,农一师在南疆各师中组织架构最全,还有师直属的工程大队。
张志成等人这次的勘测行动,是由在乌鲁木齐的兵团勘测设计院总负责,但一线的工作都由师工程大队保障安排。结束了二次抢救性勘测之后,队伍就回到了他们在工程大队的营地。
最后一天的记忆,张志成完全是模糊的,只记得自己就是走啊走……戈壁滩本来就没有边界也没有路,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等再回过神来,自己已经躺营房的床上。
自乌鲁木齐出发以来,这是张志成睡的第一个安稳觉。天蒙蒙亮,隐约听到了营地吹响的起床号,但眼睛像是被胶水粘住了一般,怎么也睁不开。连日的奔波和疲惫让他的身体像是被抽干了力气,每一寸肌肉都在酸痛。战友和领导也很体谅的没有叫醒他,等彻底清醒,已经是半上午。
“醒啦?!”炊事班长端着一碗包谷面糊糊,走到张志成身旁。“专门给你留的,还温着呢!”炊事班长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年轻战士的关怀。
睡了八九个小时,张志成的胃已经饿的像两片布贴在一起。连筷子都不用,端起碗来三口并两口就喝完了。一抹嘴,这才不好意思的笑笑:“谢谢班长,其他人都起来了吗?”他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眼神中却透着关切。
炊事班长回道:“你们赵队长一大早就带着王力去汇报工作,李工昨晚突然发高烧,指导员赶紧安排车给他送去师部医院,这会儿还没回来。”炊事班长一边收拾着餐具,一边说道,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担忧。
张志成一听李工又病重,顿时坐不住,蹭的起身就往外蹿。但到了门口,却又想起炊事班长说的是师部医院,不是工程大队的医务室。
工程大队的营地距离师部不远,估摸着师部医院也应该不是太远。但张志成没去过,连方向都不知道,便又扭头:“班长。师部医院咋走啊?”
炊事班长反问道:“你要去吗?那我带你去找指导员。”炊事班长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张志成,眼神中带着询问。
“不用不用,班长你就告诉我咋走就成!不是太远吧?”张志成连连摆手,他可不敢因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去打扰指导员。
“远倒是不远,就是路不太好走。来,你过来,我给你说!”
炊事班长担心张志成迷路,在门口用树枝子给他画了个地图:“你出了院门,顺着那条土路往东一直走,走到看见两棵树的时候朝右拐,然后再继续走就到了。”炊事班长一边画,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手指在地上比划着路线。
出了院门,张志成沿着土路向东疾行。没走出多远,一阵清脆的铃铛声传来,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老乡正赶着一辆毛驴车缓缓靠近。
赶车的老乡身材魁梧,面庞轮廓分明,深陷的眼窝里嵌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浓密的胡须微微卷曲,是一位典型又标致的维吾尔族。
老乡看张志成一个人在路上,率先打招呼:“哎阿达西!你哪个地方去呢?”老乡的声音爽朗,带着浓浓的地方口音。
张志成一下没反应过来,呆站在原地。他的大脑还在飞速运转,努力理解着老乡的话。
老乡也没多想,右手指了指自己胸口,继续说道:“我,艾克拜江,往前走去赶巴扎,朋友你哪个地方去呢?”老乡的脸上带着友善的笑容,再次询问道。
张志成这才热情的回道:“啊!老乡你好!我也往前走,去医院。”
艾克拜江往身后一指:“你是那个大院儿里出来的嘛?”艾克拜江的眼神中带着好奇,看向工程大队的院子。
张志成点了点头,工程大队的院子附近的老乡都知道。
艾克拜江一听,立刻说道:“哎呀,那地方可不近呢!我也要往那个方向走,拉你一段的!”说着他一挥手,示意张志成上车。
张志成想了想,这也不算违反纪律,便侧身坐了上去。
“你是新来的吧?”皮鞭一抽,驴车缓缓开动,艾克拜江的话匣子也彻底打开。驴车的轮子在土路上滚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哈哈,是,没多久。”张志成笑着说道,心里却好奇这老乡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不是想我咋知道的?”艾克拜江突然回过头来挤挤眼睛。艾克拜江的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像是在卖关子。
“我这头毛驴子嘛,脾气有,但干活儿也劳道!所以那个大院嘛,时不时的会找我从巴扎上带点东西。一来二去,里面的人我认识个七七八八呢。名字记不住,但脸,熟!”张志成是个新面孔,他先前没有见过。艾克拜江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毛驴的背。
“你这次是来干撒的?”艾克拜江好奇地追问。
张志成挠挠头,心里想着纪律要求,只能含糊其辞地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