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长河锁浪 第二十六章 喜讯传来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赵翔宇的手指还攥着扳手,刺耳的电流声像把钝刀突然捅进耳膜。他浑身一颤,扳手'当啷'砸在铁皮工具箱上,金属震颤的余韵尚未消散,人已扑到发报机前。耳机压住鬓角渗出的冷汗,发报键在指尖高频震颤,密码本被袖口带起的风掀得哗哗作响。
片刻过后,师部的回电翻译出来,只有短短的一行字:“林师长将于今天下午抵达塔河营地,宣布兵团勘测设计院的批复。”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他攥着电报,手心里全是汗。
一路小跑着去找张志成,张志成正蹲在地上,专注地捣鼓着代水泥。地上摊着一堆灰不溜秋的东西,张志成眉头紧锁,像是被什么难题困住了。赵翔宇气喘吁吁地跑到他跟前,把电报递过去,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张工,师部回电了!”
张志成猛地站起身,接过电报,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字。他沉默了许久,脸上的神色愈发凝重,赵翔宇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了深深的担忧,意识到这事儿恐怕很棘手。
张志成把电报小心折好,抬眼看向赵翔宇:“小赵啊,你先回去接着忙手头的活儿,不过这电报台你可得给我盯紧咯!眼睛别离开那机器,看看还有没有后续消息传来!”赵翔宇听了,用力地点点头,紧紧攥着电报原件返回工作岗位,心里既紧张又忐忑,不停地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做好,绝对不能出错!”
目送小赵离开,张志成转身去找王力和孙专员,远远就瞧见他俩正在检查物资储备情况。“王力!孙专员!”张志成扯着嗓子喊道,两人闻声转过头,看到张志成那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的神色,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一眼,心里都“咯噔”一下。
等张志成走近,把电报内容一说,孙专员啧了一声说道:“这批复来得不明不白的,林师长还亲自跑一趟,看来这里头的事儿不简单!”王力也一脸严肃,摸着下巴琢磨道:“会不会和暗渠的事儿有关?还是对咱们之前上报的施工方案有疑虑?”
三个人围在一起,脑袋凑得紧紧的,低声讨论起来。张志成,一边比划一边分析:“不管咋样,咱们得把目前的情况仔仔细细梳理清楚,等林师长来了,好跟他有条有理地汇报。暗渠的勘测数据、代水泥的试验成果,还有工程进度,这些都得准备得妥妥当当!”孙专员深以为然,点头应和道:“对,咱们遇到的困难和想出来的解决方案,也得一并整理出来,得让上级清楚咱们这段时间都干了些啥,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这次林师长来,对咱们工程意义重大,业务提升小组可得发挥关键作用。”张志成继续说道。孙专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错,这小组刚成立不久,正好借这个机会检验成果,也让新同志快速成长。”
王力也来了精神,大手一挥说:“行,我这就去通知各小组负责人,让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各自负责的工作再彻彻底底检查一遍,一个小细节都别放过!整完之后,再一起开个碰头会!”
在尘土飞扬的戈壁公路上,一辆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和卡车组成的车队正朝着塔河营地疾驰而来。车队扬起的滚滚烟尘,在荒芜的戈壁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宛如一条蜿蜒游动的巨龙。
林师长坐在打头的吉普车里,旁边坐着的是兵团文工团,此次前来南疆慰问团的团长,苏秀华。
吉普车的弹簧座垫早已失去弹性,苏秀华的尾椎骨随着颠簸不断撞击铁架。她将探出车窗,目光随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戈壁景色游走。烈烈长风裹挟着黄沙,在天地间肆意翻涌,让远方的地平线都泛起了模糊的光晕。远处胡杨扭曲的枝干在热浪中浮动,像极了当年她在北平举着横幅游行时,那些倔强的臂膀。
苏秀华不禁看得有些入神,直到林师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才回过神来。“林师长,咱们这次去塔河营地,同志们肯定特别高兴。他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工作,我们来演出,也算是给大家鼓鼓劲。”苏秀华微笑着说道,眼中满是热忱。
林师长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是啊,这些同志们太不容易了。为了这个水利工程,他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咱们得让他们知道,组织上一直关心着他们。”
说完,顿了顿,提高了些嗓音又接着说道:“尤其是前一阵,被那些反动派余孽害的不清……第一任队长都牺牲了!我知道你们还有创作任务,但和队员们聊起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他们都很敏感。”
苏秀华听闻,笑容瞬间从脸上消失,眼睛瞪得老大,满是震惊与痛惜,脱口而出:“咋还有这事儿!我之前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这些同志可太不容易了,第一任队长,就这么牺牲了……”说着,她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林师长神色凝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低沉地说:“是啊,那时候营地里的同志们都很难过,可他们都是好样的!擦干眼泪,咬着牙就又回到了岗位上,继续为这水利工程拼命。”
苏秀华紧咬下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斩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