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重回1995:我在东北搞建设 【7】收废铁的高家庄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姜山记得,这好像是当初南方的一个被服厂送过来的。
这件事还是上辈子听说的。
说是当时村委打算给学校采购一批统一的被服。因为那批被服存在质量问题,调换了一次之后,又赶上初中合并到县里。
这些东西就堆在了一间教室里。
姜山拍了拍灰尘,掀开包装看了看。
里头的被服上还印着“三岔村中学”的红印泥字样,被褥都干干净净,就是款式有点旧了。
“太好了,这下连被褥都解决了!”
不用姜山吩咐,劳工们纷纷开始把架子床和被褥往回搬。
折腾到凌晨一点。
搬空了校舍库房,总算是把七十个人都安排妥当。
姜山回到自己房间,脱下外衣,一头栽到床上。
累了一天,也顾不上什么脏不脏了,直接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
姜山开始安排劳工们前往各家地头。
按照劳工们每天的工作量,五十多垧地,再加上村长那几晌,满打满算三天就能干完。
“老二,老三……你们十个今天去村长家干上一天。”
除去那十个。
剩下的劳工被姜山分好了组,拖拉机拉着一车大汉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一大清早,昨天报名雇人的那几家还没下地。
姜山驾驶着拖拉机“轰隆隆”的停在他们门口。
“三哥!今天轮到给你们家收地了!”
“刘大爷,在家不?今天轮到你们家收地!”
吆喝了一圈。
一直到上午八点,姜山终于是把今天干活的所有劳工都派发了出去。
当然,他开着拖拉机在村子里挨家送人的行为也引起了村民们的关注。
“那不是小山子么?怎么一大早开着拖拉机还拉那么多人?”
“就是,昨天光听他们说小山子开始干收地的活儿,也没说手底下这么多人呐!”
“这一大早上打我家门口跑了三四趟,次次都是满满一车斗人!少说也得七八十号!”
“老三,你家雇人没?”
“俺家?昨天你嫂子就在小山子那报的名,今早小山子过来,说明天轮到俺家收!”
“再看看,听说能拿粮食抵账,不行俺家那六晌地也雇人干一天得了!”
屯子里的人议论纷纷。
而另一边。
姜山送完劳工,直接回到了家里。
自从家里的地收拾完了,韩凤霞一下子清闲下来。
“妈,我回来了。”
姜山跳下拖拉机,和韩凤霞打了声招呼。
“早上吃饱没?没吃饱回去再吃点,看你早上吃的少,妈在锅里给你留饭了!”
儿子突然开始上进,韩凤霞心里头别提有多欣慰了。
这两天光是拜菩萨就拜了两回。
“那我再吃点,妈,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啥事儿?你说。”
韩凤霞一边给姜山盛饭,一边问道。
“妈,咱家现在有多少钱?我想去一趟高家庄。”
韩凤霞盛饭的动作一顿。
“等会儿!你说你要去哪儿?”
“高家庄啊!”
姜山有点纳闷。
自己声音挺大的,他妈啥时候开始耳背了?
两秒钟后,韩凤霞端着一碗面条风风火火的冲进来。
“三千八活期存款在信用社,你等着!妈现在就去把钱取出来!”
韩凤霞有些激动,翻出来存折就要走。
孩子长大了,终于开窍了!
“妈!用不了那么多!”
姜山刚开口,就被韩凤霞打断了。
“啥玩意儿用不了那么多!第一次去高家庄,兜里多揣点!”
韩凤霞一边说着,一边蹬着自行车就走了。
一个半小时后,韩凤霞风风火火的回来了。
“妈,你这是把车链子都蹬出火星子来了吧?”
姜山大吃一惊。
韩凤霞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薄薄的一沓子绿票票。
“妈没去县里,镇上也有信用社!这些是三千八百块钱,都拿着,到那边去买点东西,大大方方的!”
韩凤霞说的姜山一头雾水。
“妈,你咋知道我要买东西?”
“废话,你妈又不是傻子!第一次去哪有不买东西的!”
韩凤霞把姜山连推带搡推出了门。
“别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