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第25章 见到高雯了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李婶没有再来麦场。柿子树还给了刘爷爷,她心里肯定有气。
没过几天,田馨听说,刘爷爷把柿子摘下来专门给李婶家送去了一筐。
人与人啊,还真是不同!
这几天柿子都摘的差不多了,田馨带着大家按照工序一道一道的制作,加工柿饼。
经过了削皮——吊柿子——晾晒——捏心和收霜,柿饼就算成品。
这个过程很漫长,差不多需要一个月。
首先是削皮,要把每一个柿子精选出来,不能有伤。选出来的柿子要逐个削皮,再用绳子穿成串,悬挂在向阳干燥,通风条件好的地方。
接下来是晾晒,通常需要半个多月。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麻烦的工序——捏柿子。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柿子要挑软的捏!
在这个过程里,是挑硬的捏,一共要捏三遍,时间持续10天左右。
每次间隔2-3天,就要把有硬心的地方捏一遍,保证柿子心成流体,口感才好!
等所有柿子都捏好了,晾晒也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收存在缸里——收霜。
这是比较讲究的。
要将柿饼放在通风的地方,温度保持在10度左右,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
太湿了容易发霉,太干又会影响口感。
因此,田馨一再叮嘱大家,不要嫌麻烦。要想卖个好价钱,在品质上一定要过关,她们要打的是长期战。
等将来技术成熟,这一片就会成为柿饼基地。要按照上一世那样发展,用不了多久,“小湾村柿饼”将会成为整个华源县的金字招牌。
所以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问题。尤其是在刚开始的第一步,一点马虎都不能有。
做好柿饼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找包装厂设计包装。
按照她的计划,这第一批必须是要登上城里的土特产专卖店。只有这样,才能打响第一炮。
包装必须符合城里人的喜好,既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又要低调奢华有内涵。最主要的,还得经济实惠。
为了这个包装,她前前后后跑遍了县里所有的包装厂,差点跑断腿。才终于做好了她心仪的那一款礼盒。
礼盒拿回来,村民自己动手包装,再带去城里销售。这个是她谈完生意之后的事儿了!
但到这还没完,还有第三步。
那就是给商品申请专利保护和商标。
凡事新鲜农产,必须申请专利。这个是为了防止后期被别的商家恶意竞争和模仿。
也为了能让“小湾村柿饼”打开市场。所以,商标就是必要的第三步。
这一步很不容易,田馨一个人完全办不到。
所以,她找到田福顺。和村委众人商量之后,以村子的名义成立了属于小湾村的农产品公司,取名为“小湾村农产品业有限公司。”
“小湾村柿饼。”就是公司里的第一款产品。
有了这个农产公司,村民们就可以把柿饼卖给公司,由公司统一打包销售。这样一来,有三重好处。
一来村民的收入有了保障。二来柿饼的销售也有了正规渠道,后面能长期运营下去。三来就是会少很多经济纷争,省的大家为了多赚钱转打架扯皮。
而这个农产公司的经营项目,不光是柿饼,还有村里的其他农产品,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卖出去。
在网店这条销售渠道打开之前,这是村里农产品销售的必经之路。
她的策略一向主张简单高效。
去除中间商、直接卖到源头市场,面向消费者。这样村民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把钱包鼓起来。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十一月了,田馨也终于有了喘口气的时间。
田福顺让她休息,她也顾不上,没消停几天就带着做好的柿饼去了古城。
这次去古城,她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去找景区的特产店把柿饼推销出去。
另一个则是——找一个姑娘!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笑倾国,二笑倾城,三笑倾……
呃……跑题了!
她要找的这个姑娘,是她大学时最好的朋友啦!
用上一世的话来说,那叫铁子,叫闺蜜,顶好顶好的那种关系。
这姑娘名叫高雯,大学时跟她同一个宿舍。俩人志趣相投,性格对味儿,好的能穿一条裤子。
田馨开朗、大大咧咧不拘小节,高雯内向、温柔腼腆心细如发。在一起四年,从没吵过架,红过脸。反而惺惺相惜,彼此珍视。
毕业后,她回村当了村官。高雯留在古城,做了导游。
前阵子她忙的颠三倒四,高雯打电话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