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受教了。”
曹冲打心眼儿里佩服贾祤,随后毕恭毕敬的冲着对方俯身下拜。
这一次贾祤没有刻意的侧身避让开,反而大大方方受其一拜。
“这些想必是司马先生不曾教过幼公子的吧?”
曹冲闻言点点头。
“司马先生所教授的皆是正统的儒家思想,再就是骑马射箭一类的……”
曹冲也没有任何隐瞒,将之前所受到的教学全部和盘托出。
“所以这就是我与司马先生不同的一点。”
贾祤喝了一口茶接着说:“刚才所教授的东西,你吸收了多少?”
曹冲低头略加思索一番后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贾祤见状接着讲解:“就拿你的二哥曹丕为例,他的眉宇间透露着狠厉之色,这是之前在官渡之战中历练出来的。”
“至于谋士荀彧,他的面相中透露着一种自负与傲慢。”
“至于程煜谋士,则更多的是内敛与谦虚……”
“……”
借此机会,贾祤将曹魏集团几位重要的人物一一分析讲解给曹冲。
曹冲听后点点头,“多谢先生赐教,学生受教了。”
“不知幼公子如何看待当今天下之局势?”
贾祤转移话题,抛出一个重磅性的问题。
曹冲听后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低头思索一番后开口回答。
“当今天下虽然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面,但是我方的势力是最大的。”
“那公子认为我军可否有统一天下的实力?”贾祤继续追问。
“非也……”
这个问题曹冲似乎没有多加思考,直接脱口而出。
“为何?”
贾祤一听顿时眼前一亮,满怀期待的看着曹冲。
“我方的实力虽然最大,但是刘备和孙权二人目前的实力也并不弱。”
“虽然刘备痛失荆州、孙权错失良机,然他二人在一左一右阻碍着我方一统中原的脚步。”
“公子可否有良策破之?”
贾祤的脸色渐渐的严肃起来。
“暂时没有。”
曹冲摇摇头,“我方若统一全国,在天时之上必须占据先机,地利之上必须先夺取荆州七郡,至于人和则是人心所向。”
“可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天时地利与人和我方可一样都不占。若是我军冒然出击必然铩羽而归。”
曹冲清晰而又精准的分析,赢得贾祤的赞赏,他打心眼儿里越发的喜欢这个学生。
“幼公子接下来如何打算?”
“其一,我军刚刚统一北方草原应该先稳固后方。草原的战略资源并不比中原地区的弱,甚至会和中原地区形成互补。”
曹冲顿了顿接着说:“我军应该很好的结合草原以及北方的资源进一步扩大实力。”
“然后呢?”
贾祤笑而不语,但对曹冲的分析却非常认可。
“夺取荆州七郡,彻底铲除孙权在荆州的实力。”
“荆州之地乃我三方的缓冲地带,也是主机刘备,孙权联合进攻的第一道门槛,如此战略显著之地必须掌握在我军之手。”
“即便我今日后进攻有所欠缺,但守备方面却无任何差错。”
“幼公子计策甚妙,如此以来,我军进可攻退可守。”
“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曹冲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后接着说:“就是民心之所向。”
说到最后一步,无论是曹冲还是贾祤都低下了头。
今汉室凋零,河山残破。
自黄巾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朝廷内部纷争不已,权臣当道,外戚干政,忠良之士多遭陷害。
而天下诸侯,亦各自为政,互相攻伐,无复当日汉家一-统之盛。
汉献帝在位,形同虚设,朝纲不振,政令不出都门。
士人失节,百姓失望,寰宇之间,哀鸿遍野。
然此乱世之中,亦有英雄豪杰,心怀汉室,立志中兴。
虽道路险阻,困难重重,然其志不渝,矢志不移。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汉室虽然凋零,献帝并非明主,可依然有旧臣拥护汉家天下,很多事情我们需要徐徐而图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贾祤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离,隐隐约约间更带有一种不甘。
“学生明白。”
曹冲心中微微一惊,贾祤平日里看似淡然处之,实则却也有鸿鹄之志。
“敢问老师当下以为学生应该如何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