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穿越重生之陵容 第五十二章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时候还早,我便慢慢行着,绕了半个上林苑。
袖口里掖着珐琅小怀表,看了看时辰,早了半个时辰,便令人去叩了殿门,开门的是个不大熟悉的大宫女,领着小宫娥来,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方才跟着她往殿里走。
踏入宫门,扑面而来的是檀香的气味,倒不很像是宫室内的殿宇,颇有些寺院的清静与古朴。
庭院里有些许洒扫的宫娥,各自忙着手下的活,屏气凝声,端着是一派规矩森严的模样。
太后娘娘的宫殿自是数一数二的宽敞,宫殿里与别处不同,少的是宫中常见的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却处处流露出古朴至极的韵味,庭院敞亮,虽是冬日里,阳光却是极好。
有两棵极俊秀的罗汉松树植于庭院的边角上。中庭只有几块形状奇特的太湖石,太湖石上垂着几株耐寒的朱红色的藤萝,叶子只是有些红褐色,虽有冬风凌冽,却依旧立于寒风之中。
方行至中庭,竹息款款而来,行了礼,问了安,又道“小主,太后娘娘午睡未起,还请小主略等等。”
我只笑着把她让起“姑姑自去便可,太后娘娘的院子极好,清静又古朴,我自在这里等着就是了。”
她依旧行了礼,去了内殿。
我只站在廊前,打眼望去,廊下抱厦里有两个大大的,成窑青花烟雨样式的瓷缸,现下正有一个穿着藕荷色的宫娥在喂鱼,一时竟有锦鲤跃出水面抢食,甚是欢趣可爱。
鱼缸侧边的楠木花架上,放了几盘菊花,品种虽是普通常见的“懒梳妆”,菊瓣卷曲玲珑,可奇就奇在,在这数九严寒之中还开的极美,当真是让人称奇。
我站在廊前,一旁的宫娥只是一个劲的打量着我,我站着愈发的挺拔,而我所看不过是游鱼花卉罢了。
我听着殿中的自鸣钟敲了五下,发条雀儿又叫了两声,殿内才传出声响,是几声咳嗽的声音。一时间,热水,茶盏,杯碟由着一行一行的宫娥传至廊下,又从内殿出来几个得脸的宫女,其中自有相熟的春貌,她也看见远处站着的我,向我轻轻点了点头,方才捧着杯盏进去了。
传出,传进间,接应者不下十余个,却丝毫不乱,不忙,不声,不响。不禁在心中对这位太后更加好奇了几分。
上一世见太后不过是寥寥数面而已,所见所闻,不过是太后娘娘身子骨不好,深居简出,甚爱礼佛。我知道太后,不待见我,我的出身低贱,又是凭借着歌唱来博得皇上宠爱的女子。便处处避着太后,如今看来才知她规矩甚严。
又一盏茶的工夫,春貌才出来只道:“小主,太后娘娘请您进去呢。”
我笑着应了,跟着春貌往内殿走,迎面是一幅红鲤青莲纹的花屏,绕花屏进碧纱橱,窗纱柔和,殿内温暖如春。整个宫室殿宇未做墙体隔断,东西两间只有黄花梨木的撑顶的博架以隔,博架之上多部成册的经书,佛家七宝嵌的珐琅玉兰式盆牡丹飞蝶盆景,官釉瓷翡翠玉鱼绕珊瑚景,一对白瓷番莲纹的宝瓶,殿中虽少金银等器物,却多以琉璃,珊瑚,琥珀,玛瑙,砗磲等物装点,虽不如金银等物耀眼,却也是令人啧啧称奇。
殿里檀香香气很重,所幸宫室极大,要不然这样的浓郁的香气,倒是熏人。
走过博架,只见太后端坐在窗前炕榻之上,一头发只挽成寻常妇人的发髻,发髻上一两根东珠做的烧蓝花钿,一支宝蓝点翠翟凤钗,一身正蓝色绣千姿鹤影的宫装,配着一条山吹色的绣十二章祥纹的披帛。此刻间,正闭着双眸,双手转动着佛珠,口中亦念念有词。
我只好行了礼,不欲出声打扰,时间一分一秒的度过,小腿隐隐有些发胀发酸,眼看就要支撑不下。
幸而这时,太后睁开了双眼,看见我拘着礼,只轻笑着“快些起来吧,竹息也是,怎得不提醒哀家,累了吧。”
“谢太后娘娘。”
起身轻笑答道:“嫔妾听太后娘娘念经,都忘了自己还拘着礼,可看佛法普度众生,净化浮沉杂念了,太后娘娘算是疼爱嫔妾,让嫔妾听佛法教诲。”
心里以为这样答了,也算是妥当,只听她道“安贵人,那你可听见哀家念什么经了吗?”她面上不露喜怒,声音也是淡淡的,不由心里捏了一把汗。
略一思忖“太后娘娘念的《法华经》最能警言醒世了。无论是出家的僧众,还是在家里的居士,或是小乘行者,大乘菩萨,尽管大家修行的道路不尽相同,但最终的归宿是成佛,至于什么是佛,大抵是修福善根,开启智慧,看清世间富贵浮华的真相。”我只轻声道。
又接着说“嫔妾胡言,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你说的很好,却也不知是这些,不过也算是难得了。只是你小小的人,这些佛法最是移情易性的,虽有佛根,时候未到,反倒不如不看为妙。”她只轻声道。
我只行礼应是。
“春貌,快,搬个椅子来,坐下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