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众士兵议论的声音。
张老丁傻傻的重复了一遍。
“贡品的品质?”
整个三师第三团的人,被士兵们惊呼声吵了出来。
胡轸见时机成熟。
下令集合军队。
整个团一千人,很快就集结完毕。
胡轸把张老丁拽到身边。
对着全团的人大声喊道。
“主公,为体恤老兵。”
“命令四十岁以上的老兵。”
“卸甲归田,安享晚年。”
底下的士兵们议论纷纷。
“完喽。”
“这些老兵打了一辈子仗。”
“什么都没有留下。”
“出去就是个死。”
很多年龄超过四十岁的老兵。
也愤愤不平。
“凭什么裁撤我们?”
“我为西凉立过功。”
“我为西凉流过血。”
“真打起仗来,我们不比这些年轻人差。”
“打仗的时候想起我们来,用完我们就裁掉是吧。”
“渍渍渍,这不叫裁掉,这叫向大汉输送人才。”
胡轸见众人议论纷纷。
接着说道。
“老兵们肯定会问,我们老兵没钱、没地、没房子。”
“出去怎么活啊。”
“新兵们也会害怕,自己也有被裁掉的那一天。”
众士兵的目光都看向胡轸。
这句话确实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胡轸接着说道。
“为体恤老兵们征战半辈子。”
“主公下令。”
“所有被裁掉的老兵,发粮食、赐地、给盖房子。”
“按从军时长,所分不等。”
“标准是从军一年。”
“发放四袋精米,一亩地、四分之一房子。”
“房子出现小数了。”
“主公说向前补全。”
“也就是说,大家至少分到一间房子。”
胡轸把张老丁拽了出来。
指着他大声喊道。
“这位老哥哥,比我从军的时间还早。”
“军龄二十二年了。”
“分得八十八袋的精米、二十二亩田、五间房子。”
听到胡轸的话,众士兵简直不敢相信。
“这么多!”
“假的吧?谁拿我们当兵的当过人?”
“哪怕是师长,一年也攒不下这么多东西啊。”
胡轸见众人不信。
命令自己的亲兵拉过来一辆粮车。
“大家如果不信。”
“咱们就拿这位老哥哥打个样子。”
“给老哥哥把粮食装上车。”
胡轸的亲兵开始搬着一袋袋精米。
往粮车上装。
一辆粮车居然装不下。
后又拉来一辆粮车。
整整装满两车。
胡轸大手一挥。
“走!”
“我们给老哥哥送到家去。”
张老丁脸一红。
“师长,我没家。”
张老丁确实没家,自己的两个侄子也是流浪在一处遗弃的房子里。
根本算不得家。
胡轸笑了笑说道。
“老哥哥,给你发的五间房子,就是你的新家啊。”
随即又道。
“功曹何在!”
第三师功曹站了出来。
“下官在!”
胡轸问道。
“老哥哥分的房子和土地,现在何处?”
功曹连忙道。
“洛阳西边,大耳朵村。”
胡轸点了点头。
不算太远,半个时辰的脚程。
只见他大手一挥。
“兄弟们!向耳朵村,跑步前进!”
胡轸的亲兵拉着粮车走在前面。
张老丁和胡轸走在中间。
整个团的人走在后面。
第三师第三团,向耳朵村开拔。
还不到一个时辰。
所有人都跑到了。
古代的士兵,体力还是可以的。
不仅大胜要跑,大败更要跑。
所以他们很擅长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