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洋:“二位,咱们找个会议室,讨论一下吧。”
姜燕和王学斌对望了一眼,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还怎么讨论!?
根本就不需要啊!
虽然这两人如此想,但张天洋还是把他们叫到一间会议室里,像模像样地讨论了一番。
张天洋现在的口才也相当棒,说话的时候有条不紊,清晰明了。
这次会议后,姜燕和王学斌就再也不敢小看张天洋了。
他们心里只有疑惑,张天洋这么年轻,专业能力为何显得如此厉害。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才?
张天洋可不管他们的想法,继续工作,争取早点了把弹出机构给搞出来。
这样的工程一两天是搞不定的。
国家航天中心给张天洋安排了一间宿舍。
宿舍是两个人住的,不过另一张床是空着的。
这倒好,成单间了。
但张天洋可不敢松懈,可能是受到了系统的影响,他现在的事业心出奇地强,就想着早点把弹出机构搞定。
事实上在工作中,张天洋发现不只是弹出机构要做,而且机械臂的外观也要做调整。
这下子工作量就又上来了。
不过没关系,对张天洋来说大差不差,多花一点时间而已。
又过了数日,李正奇院士的办公室。
李正奇正在翻看一些设计方案,看得很认真,不时会进行批注。
李正奇可以说是国家航天研究中心的头牌科学家,这里几乎所有的重大项目,都要最终到他这里来把关,每天的工作量非常繁重。
这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李正奇说:“请进。”
一个人推门进来了。
正是孙启明。
李正奇笑着说:“呦,老孙,坐吧。”
孙启明便坐在了李正奇的对面。
孙启明开门见山地说:“老李,你还真坐得住。”
李正奇推了推眼镜:“怎么了?”
孙启明说:“这都好几天了,张天洋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你知道吗?”
李正奇怔了怔;“不知道啊,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
孙启明:“倒是没出什么问题,但咱们是不是得去看看,了解一下进度,他们如果万一跑偏了,咱们也好及时纠正回来。”
李正奇呵呵笑了起来:“对对,老孙,你说得对,要不这样,等我看完了这一份儿东西,咱们一起过去看看。”
孙启明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李正奇和孙启明并肩走在通往研发组办公室的路上,不时会碰到一些研究员,研究员们都会朝两人打招呼,他们两人也会点头致意。
两人边走边聊。
李正奇:“老孙,你别着急,慢点走。”
孙启明叹了口气,放慢了脚步:“我是怕影响了进度,到时候赶不上发射。”
李正奇摆了摆手:“不差那么一步两步。”
两人边说,边推门进了研发组办公室。
结果,张天洋、姜燕和王学斌都没在。
问了一个其他组的研究员,说是去了组装大楼。
李正奇和孙启明对望了一眼,露出疑惑的神色。
组装大楼?
现在不是在设计阶段吧?为什么要去那里?
李正奇说:“老孙,走,咱们看看去。”
孙启明点了点头,满脸的疑惑。
两位大佬又去了组装大楼,终于找到了张天洋等三人。
他们居然正在一间组装室里,摆弄着几个零件。
李正奇和孙启明大吃一惊,他们看到了更加惊人的玩意儿。
在这间组装室里,居然已经有了完整卫星弹出机构主体,甚至连机械臂都有!
还有几位工程部的人员正在做调试。
这两位大佬真是目瞪口呆,膛目结舌。
这到底是进行到哪一步了?
孙启明反应了过来,马上把张天洋叫了过来。
张天洋朝李正奇和孙启明这两位大佬,毕恭毕敬地打了招呼。
孙启明指着那弹出机构的主体,说:“那是什么?”
张天洋“啊”了一声:“那是弹出机构,工程部刚刚送过来的。”
孙启明:“那、那你们现在是……”
张天洋马上应道:“我们正在组装。”
孙启明瞪大了眼睛。
现在就在组装!?那就是接近完成的意思!
孙启明:“老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