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国崛起:重生为天才科学家 第9章 不知不觉,受到了瞩目(求收藏,数据)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孙启明的话把其他人都听傻了。
孙启明真的信了张天洋!?
他们又在底下小声议论着。
“新的弹出机构明天就要上星?真的假的啊!?”
“孙教授不都发话了嘛,还能有假?”
“可是那个张天洋说的明显不靠谱啊!”
“我倒觉得人家挺自信的,没准真的已经搞出来了。”
“我的天,你还真信啊?你多大了?”
“你别管我多大,明天看结果不就行了嘛。”
“说的也对,如果他真能把完善的弹出机构拿出来,我就服了。”
散会以后,张天洋赶紧往组装大楼走去,而姜燕和王学斌也紧紧跟着。
好家伙,今天就要把通电测试完成,明天上卫星,这可是艰巨的任务。
王学斌小声问:“咱们真能完成?”
姜燕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张天洋,应道:“你觉得呢?”
王学斌不再言语了。
这些天,他可是目睹着张天洋怎么工作的,更知道张天洋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这哪里是年轻的研究员,分明就像是老资格的专家。
不对,恐怕一般的专家也没办法与张天洋相比。
这是王学斌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又让他觉得不太真实。
到了组装大楼,三个人就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虽然弹出机构只是卫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但是要进行通电测试也非常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数据,要一一确定在正常范围内,是非常繁琐的。
一旦出现数值错误,那各种零部件,元器件都要进行调整。
换句话说,如果顺利还好,也许今天可以完成,但一旦出现问题,那就不一定了。
姜燕和王学斌在整个通电测试的过程中,一直都非常紧张,生怕遇到问题。
姜燕时不时会观察张天洋。
张天洋淡定的可怕,云淡风轻,气定神闲,胸有成竹,几乎看不出担忧的情绪。
当然,姜燕琢磨着张天洋不可能真的就是波澜不惊,只不过不会轻易显露出情绪罢了。
其实姜燕并不知道,张天洋确实很淡定。
他自信自己这边不会出什么问题。
系统赋予了张天洋很强的研发能力,其中一个,就是出错概率可以降到极低的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上午,一次通电测试完成。
张天洋问:“数值有没有异常?”
姜燕和王学斌赶紧盯着屏幕查阅了起来,表情严肃,紧张万分。
片刻之后,姜燕大声说:“张工,没有异常!”
张天洋:“学斌,你那儿呢?”
王学斌也看完了,应道:“我这边也没有异常!”
张天洋点了点头:“第一次通电测试,通过!”
姜燕和王学斌同时松了口气。
其实他们心中也非常诧异,居然没出什么问题,简直顺利得不可思议。
通常第一次通电测试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出问题的概率大概能达到百分之六十。
姜燕非常兴奋,感觉可以完成任务,说:“张工,要不要开始第二次通电测试?”
张天洋笑了起来:“不着急,先吃饭吧,下午再做。”
姜燕和王学斌便邀请张天洋一起去吃,张天洋摆了摆手,说:“我先整理一些东西,你们先去吧。”
姜燕看了张天洋一眼,对他真是太佩服了。
事业心太强了,真是有那种科研人员的范儿。
就这样,张天洋又忙活了半个小时,总算是把东西搞完了,肚子也饿了,便出去吃饭了。
张天洋到了餐厅,发现还有不少人呢。
航天研究中心里面基本上都是科研人员,福利是真没的说,餐厅几乎是全天候开放的,就算是半夜里也会预留一些窗口值夜班。
这时,张天洋发现自己好像被一些人认出来了,对着他指指点点。
张天洋摇了摇头,大概是错觉吧。
他初来乍到,根本没什么名气。
其实张天洋并不知道,实验三号卫星相关的研发人员可不少,除了研究员,还有不少工程师。
有不少人都在谈论张天洋,私下里打赌他到底能不能把弹出机构给成功搞出来。
这也不怪他们大惊小怪,主要是弹出机构的改进已经困扰了他们很长时间了,方案一改再改,始终没有定型。
没想到有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实体,还要在明天上星,能不让他们惊诧嘛!
’
读书三件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