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第二部 第55回: 于远超断然否认自己是“京城翎管王” 江一梅发感慨“京城翎管王”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当代长篇章回小说)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京城新闻圈风云录(第二部)》
顾雪林
第55回:
于远超断然否认自己是“京城翎管王”
江一梅发感慨“京城翎管王”藏得太深
傍晚,太湖鼎鑫公司的老总司春霞在太湖旁的叠翠阁请BJ来的媒体记者们参加晚宴,宴会厅在叠翠阁二楼的玻璃平台内,可以远眺太湖美景。
于远超和江一梅来到叠翠阁门口时,看见一位素装中年女士笑着迎上来说:“是于远超主任吧,好久不见了,你还认识我吗?”
“你是?”
“我是司春霞,15年前,我们公司在BJ成立,当时叫‘太湖教学仪器商贸公司’,你当时帮我们从BJ各报请记者,还客串当了成立大会的主持人。”
“哦,我想起来了,小司,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你的公司都发展得这么大了。”
“哪里,不过是太湖边上的一家小公司嘛。”
“好了,别谦虚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BJ《春明晚报》文化社会部记者江一梅。”
“江记者,欢迎你。”司春霞说着,引领着于远超和江一梅上了叠翠阁的二楼。
在叠翠阁二层,俞晓溪、谭秋玲和姚青青等一行人已经先到了。于远超刚刚落座,俞晓溪就跑过来和他耳语说:“刚才太湖鼎鑫公司的司总说和你早就认识,你可要在融资上,帮我和司总美言几句啊。”
于远超笑着说:“你呀,人精!”
两人正说着,饭菜已陆续上桌。
司春霞坐在于远超身旁,她介绍说:“于主任,我们无锡饮食属于苏菜系的苏锡帮,口味偏甜。”
“哦,我倒是对甜食有偏爱,喜欢苏浙一带偏甜的口味。”于远超笑着说,他到各地,最喜欢了解当地的著名小吃。
司春霞接着介绍说:“今天上桌的有太湖‘三白’:银鱼、白虾和白缌鱼,都是水中上品。其中,白缌鱼骨少,无泥土味,吃起来细腻爽滑。还有太湖蟹,体壮黄肥。小菜有三凤桥酱排骨,是本地名菜。小吃有王兴记的蟹粉小笼包和馄饨,还有清水油面筋。请大家动筷子品尝吧。”
于远超对自己从来没有吃过的太湖白缌鱼,吃起来情有独钟。他边吃边说:”这白缌鱼真是好吃,肉质细腻,入口爽滑,没有一点淡水鱼的泥土腥味,好鱼,上品。“
听他这么一说,江一梅和俞晓溪的筷子也不约而同地伸向了白缌鱼。
饭后,司春霞请于远超、江一梅、俞晓溪和姚青青等记者到二楼大阳台上喝茶,茶桌和茶椅都是紫藤的。
望着白瓷盏里的大叶绿茶,于远超问:“是龙井茶吗?”
司春霞笑着说:“这不是龙井茶,而是我们无锡的特产无锡毫茶。这种茶1973年才开始研制,1986年被国家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
“哦,无锡毫茶,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我要好好品一品。”于远超说着,喝了一小口茶,在口中细细品尝。
司春霞喝了一小口茶,慢悠悠地回忆说:“于主任,15年前我们公司在BJ成立,多亏了你的大力帮忙。这么多年过去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当年在饭桌上的那番谈话。尤其是你说你在无锡出差时,在古玩市场上买了一个全白的翡翠翎管,然后你大谈自己的清代翡翠翎管收藏,真是语惊四座。不知道你今天是否还那么酷爱收藏清代的翎管?”
江一梅和俞晓溪听了,惊得差点没有把口中的茶水吐出来,她们俩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于远超。
于远超赶紧向司春霞摆手,但是一切都晚了,司春霞一秒钟时间,就把于远超也收藏清代翡翠翎管的秘密揭穿了。
“远超,你这个京城清代翎管收藏者,隐藏得真够深的!”江一梅无限感慨地说。
于远超无奈地苦笑着。
司春霞不解地说:“怎么?你们不知道于主任收藏清代翡翠翎管?”
江一梅和俞晓溪不约而同地哈哈哈大笑起来,江一梅边笑边说:“我们岂止是不知道,还被他一直瞒天过海到今天。于远超主任啊,你可真是一个技术精湛的‘老司机’!”
于远超有些尴尬地笑着说:“我确实很早就收藏过清代翎管,也曾收藏过一些清代翡翠翎管的精品。但是,这几年清代翡翠翎管的价格太高了,我早就收藏不起了;有时参加一些拍卖会,面对着一些心仪的翡翠翎管,也就是过过眼瘾,银行卡里的银子早就不足了。”
在太湖鼎鑫公司老总司春霞为BJ媒体记者们举行的晚宴上,俞晓溪好奇的问于远超:“你应当就是淳于兰她们一直在找的‘京城翎管王’了?”
“哦,我不是她们一直在找的那位‘京城翎管王’,我早就买不起价格昂贵的清代翡翠翎管了,而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