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13章内忧外患大明朝,明末的铁骨忠臣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新皇帝的话,让大臣中的忠义之辈都差点热泪盈眶,实然,朱斌说出这些话都是收买人心所用。
但大臣们爱听啊,说与不说是两码事。
而下面的大臣中,也有些人目光闪烁,有着不一样的心思,试图将这位新登基的少年天子当做猴子一样耍。
内阁首辅黄立极作为文官之首,要打算第一个开口时,就发现被自己小弟来一个背刺。
只见到文臣中,走出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官位的人,开口就是语出惊人
“陛下登基,应普天同庆,昭告天下,大赦天下。”
这让黄立极一脸铁青,脸上写满不满和怨恨。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本该由这个文臣领袖开口的,你一个不知道多少品阶的家伙居然蹬鼻子上脸的抢先表现,你这是自寻死路,别怪老子给你穿小鞋!
同时朱斌正在注视着黄立极,将他刚才的脸色尽收眼底,一个喜怒之色表现在脸上的人,此人不难对付。
控制朝政最好的办法便是有一位忠于自己的首辅帮助皇帝治理国家,黄立极历史上太过模糊,也适合这样的政局,朱斌这里的女性萧何,再不行的话,将杨嗣昌临时提拔也行。
在这位不知名的文官说完后,作为皇帝的朱斌必须做出批示。
“昭告天下新皇帝登基可以,举国同庆?庆祝什么?庆祝大明边患未除,还是庆祝我死了兄长?朕侥幸捡了个皇位”
朱斌脸部满是嘲讽的反问对方。
这下的文官急忙跪下,高喊着陛下谢罪。
“起来吧,下次再这么没有脑子,就不是轻微的饶恕,后果你知道!”
见到朱斌教训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货后。
黄立极出列说道:
“皇上继位,册立皇后迫在眉睫,周王妃是皇上原配妻子,应尽快迎入宫中,册为皇后。”
朱斌眉头蹙起,很快就恢复就恢复平静道:
“爱卿此言甚合朕心,周王妃贤淑知礼,当为皇后,两日之后,举行册后大典,由魏忠贤主持。”
魏忠贤没有出席这次的大早朝,递交的奏折是因为身体不适,是真是假他自己心里面清楚,朱斌也没有点破,将册后大典交给他,这项仅次于皇帝登基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让魏忠贤和阉党们安心。
而且朱斌还等着魏忠贤来铲除霍维华,皇帝动手跟宦官动手所代表的的政治意义是两码事。
前者会被认为是皇帝要铲除阉党,后者则是认为阉党内部政治斗争。霍维华是推出来的牺牲品,而安插进入阉党的东林党则是会认为,细作被发现。
朱斌的第一次大早朝很快便就结束,朱斌回到乾清宫后又召见了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四位内阁辅臣。
前者是被列入阉党转的,剩下的李国普虽然保留着一点儿文人的骨气,可也没有好到哪儿去。他和阉党也走得很近,属于侥幸刚刚没有被列入《明史阉党传》的灰色人物。据《明史》记载:
崇祯即位,以阁臣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皆忠贤所用,不足倚。
关于这点,崇祯帝也很清楚。但是,他为了迅速稳定朝局,并没有大肆更换这些阁臣,起码短期内不准备更换。
眼下的四人也都是人精。一朝天子一朝臣,所有人心中都明白,
新皇帝朱斌(朱由检)想要牢牢地控制朝政,就必须在阁臣之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此时未动内阁,只是因为朱斌刚刚登基,还没有什么有资历的亲信可用罢了,就算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呆不了多长时间,可谁不想落个体面的下台。
位极人臣者,自然希望能够最高的奖励退役,比如说光禄大夫。
此刻的乾清宫中,朱斌端坐在龙椅之上,四人分列站立。
“黄阁老,你乃是三朝重臣,朕刚刚登基,日后还要多多仰仗黄阁老。”
朱斌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黄立极心中升起一股飘然之意,别看他靠近魏忠贤,内心深处依旧看不上这个死太监,如果不是为了稳固自己内阁首辅的位置,谁又想背负一个阉党之名。
“皇上言重,臣食朝廷的俸禄,为皇上分忧乃是分内之事。”
朱斌听完黄立极的话,点点头就保持了沉默,对于他的话,朱斌一半都不会信。
目光看向看向剩下的三人,等待着他们做工作汇报。
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尽皆禀报了一些政事,朱斌细心的听着,工作汇报,中间插上了一两句话。
君臣五人聊了大半个时辰后,朱斌才让辅臣退下。
整个空荡荡的大殿中只剩下朱斌一人,起身走到了奏案前。
这些内阁递交过来的各地奏章,按照大明朝现在的规矩,先经过内阁先行批复,等待着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