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22章白起等人在行动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在朱斌在朝堂中恩威并施的时候,白起,司马错,萧荷,李华梅四人带着系统兵的护卫,打着津门卫的旗号,从津门来到了京师,一路上见到了数不尽的流民。
萧荷看着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饥或避兵的流民。心中不由的充满哀伤和感叹,明朝的灭亡是积重难返,积累的问题太多太多。
从官员吏治腐败,财政枯竭,纸币滥发,天灾人祸,内外战争,换成是未来的现代化国家同时来这么一遭,都会感到头疼,稍微处理不慎,轻者国力衰退,重者直接改朝换代。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将,白起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萧荷,面对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白起问着旁边座在马车上的萧荷,她身穿淡绿色的长裙,袖口上绣着淡蓝色的牡丹,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下摆密麻麻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胸前是宽片淡黄色锦缎裹胸,身子轻轻转动长裙散开,举手投足如风拂扬柳般婀娜多姿,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不过萧荷确带着的一层薄薄的面纱,来遮掩自己的真容,作为一名奇女子,继承和吸收来自平行世界自己的记忆和知识见解后,知道自己的真容在乱世中露出会引出多大的风波。
而在萧荷旁边的,则是李华梅,她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身材袅袅婷婷,凹凸有致,发流散如瀑,纤腰一束,玉腿轻分;五官玲珑精美,面似桃花,冰肌玉骨,
萧荷想都不想就开口说道:
“开仓放粮,以工代赈,同时火化和处理尸体,防止疫病爆发,同时要杀人立威!”
开仓放粮和以工代赈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至于尸体火化这个也能理解,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明朝末年的鼠疫可是要人命的,现在必须将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
至于杀人立威,这个更容易了,之前就提到过,明末官员除了少数还有良心外,其他的大部分人都是道德集体败坏,为了私利,致国家和平民生死抛之脑后大贪特贪,直到被后面的李自成拷响后,才吐出了那贪墨的7000万两白银,这还只是看得见,还有看不见的,比如说玉石,房屋,字画等等。
“方法不错,但那些心都是黑的奸商和狗官,绝对会从中破坏和阻扰,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笔赚钱的机会”
白起说到这,目露寒光,如果说有人敢在他面前做这样的事,白起二话不说操刀砍人,脑袋做成京观去震慑这些无法无天之徒。
明朝末年之所以变成这样,说到底是人杀的太少,如果历史上的天启和崇祯,效仿朱元璋或者朱棣,掌握属于自己的军队杀下去,还能够救活大明,可惜没有受到完整帝王教育,被东林党前期忽悠傻了的崇祯,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了拯救大明的机会。
萧荷眉头蹙起,哪怕是坐着马车,头也看向了南方的南直隶方向,带着厌恶的语气道:
“除此之外,大明中央的权威,已经不如洪武,永乐,明宣时期,不提已经造反的建奴,光是内部,提到商税和矿税,南方那边各种骚乱不说,还厚颜无耻的来一个【五人墓碑记】,真是恶心!”
白起,司马错,萧荷,李华梅都是聪明人,五人墓碑记的本质就是歌颂对抗国家税收的法外狂徒,为他们谋取私利找的一个借口而已。
“在那些文官的操作下,现在的明末往着宋朝发展,这可是文人最喜欢的朝代”
李华梅听言,掀开马车上的一角,看着周围避让他们的流民,冷哼道:
“宋朝?文人的天堂,农民的地狱,宋朝的农民造反可是数不胜数,【水浒传】描写的另一面,无不说明宋朝农民的悲惨,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白起等人都沉默不语,在京师找到一间客栈,换上衣服后,继续深入京师民间调查。
外城的话,则是分成了数个区域,有普通官员居住之地,有普通老百姓居住之地,有商业繁华之地,还有贫民居住之地。
外城东城区域是京城之中的普通官员或者是富商居住之地,西城是普通老百姓居住之地,南城是商业繁华之地,北城就相当于是京城的贫民窟了,是最底层的百姓居住之地。
在这里,入眼可见的就是一片人间炼狱!
史书中的所写,鬻儿卖女以供籴,拆屋析椽以为爨。只见贫苦的老百姓,穿着破烂的衣衫褴褛,对着街边来往的人进行着吆喝买卖,有卖儿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