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 第26章关宁军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26章关宁军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上过战场和没上过战场的人在气势上就有着很大的区别。

朱斌对比下眼前的名叫狗蛋的士兵,再看看其他没有上过战场的宫廷守军,二者气势完全不在一起。

突然的朱斌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既然边军和宫廷守军互相看不起吗,那就来一场实战。

朱斌想看看曹文诏带的兵究竟如何,可是直接看却什么也看不出,唯有打一场才能看到真实的战力,所以他准备调集一队宫中侍卫与他们比一比,一来可以看看曹文诏的带兵能力,二来也得检验一下我宫中侍卫的战力,不要跟三大营一样的废物,还是重新组建,换换成系统兵的比较好。

“传旨摆驾西校场!”

偌大的西校场上一队皇宫守卫压着一队衣甲破败的士兵走进了演武场。

朱斌带着满心忐忑的曹文诏在一大堆侍卫的拥护下走上了点将台。

“陈长安!”

朱斌在点将台上居高临下对着今日值班的皇宫守军将领道

“微臣在!”

“刚才朕见到以你为首的宫廷守军看不起这些来自辽东的边军,认为他们是乞丐,本次西校场演武,将由你为首的宫廷守军和对面的边军进行对练,没问题吧?”

被点名的勋贵后裔,自然看不起这些泥腿子,大声的叫道:

“启禀,陛下没有问题”

朱斌又看向了曹文诏道:

“曹爱卿,自从明武宗之后,宫中的侍卫没有打过仗,难免眼高手低,所以在刚才没有朕来的时候,你们想必产生矛盾,那脸上都写满了嫌弃,这好办,来一场军中武演好了,胜者不但不罚而且朕还重重有赏。”

“曹爱卿这边所有亲卫参战,陈长安,你的宫廷侍卫就出100人,3.3比1,这都输了,朕就把你父亲遂安伯贬为庶民!还有你们若是打不赢着三十人朕就把你们派到辽东去跟建奴拼命!”

“至于曹爱卿的亲兵输了,滚蛋回到辽东,别再踏入中原,两位觉得如何”

曹文诏看了眼陈长安为首的宫廷侍卫们,脸上的嗤笑直接摆开,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宫廷侍卫别看一个个人高马大的,看上去孔武有力一看就是精锐,但曹文诏知道都是一群花架子空有其表而已。

见过血的军队和没有见过血的军队完全是两码事!

曹文诏自信回道:

“微臣没有问题”

“那陈长安你呢?”

陈长安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我这边也没有问题”

他就不信了,他们100人的宫廷侍卫还打不过30个来自辽东,甲胃破烂的泥腿子。

“那好,演武开始前,先休息2个时辰,曹爱卿的边军是从辽东赶过来的,至少要给他们休整的机会,你们也一样,在2个时辰的时间中,进行战斗准备,这个可是事关你们前途!”

正所谓皇帝不差饿兵。

朱斌给曹文诏的亲卫两个时辰的时间休整下不说,还让皇宫的太监们快速的作出一份热食给交战双方,让他们吃饱了肚子在比武。

在这个时间中,朱斌也跟着曹文诏有意无意的闲聊着关外局势,特别是辽东的关宁军。

要知道,这只军队可是拖垮明末财政的罪魁祸首之一,而且可悲的是关宁军还成为满清入关的重要帮凶。

在天启初年,辽东沦陷于后金之手,大量辽人涌入关内逃避战乱。起初,明朝大臣对辽人评价甚低。如熊廷弼认为:

“辽中精锐尽皆一战。虽有存者,皆老弱、焦烂、乌合、溃散之余,一无足恃。”

辽人的地位在孙承宗担任督师后才逐渐提升。孙承宗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主张,开始招募辽人、任用辽将。

从《督师纪略》的记载可见,孙承宗曾派抚夷将朱梅、参将杨应乾等人招募辽兵,其募得之数千人转让鲁之甲带领守中后所,可知募辽兵者同领辽兵者相分离,此时的辽军没有自己的独立编制,更谈不上形成“家军”与“将门”。经过一番招募,辽东籍兵将在关宁军中的比例开始上升。

由上可知,辽人在关宁军初创阶段并未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那么被界定为以祖大寿为核心人物,以辽人兵将为主要成员的“祖家将”,就无法在关宁军中占据主导地位。

天启六年(1626)的宁远大战,袁崇焕的地位逐渐上升,逐渐获得了关宁军的领导权。

在袁崇焕领导期间,祖大寿因为战功而受到重视,逐渐得以提升,最终成为关宁军内的重要将领。在宁远之战中,祖大寿立下战功而受到袁崇焕的表彰。宁远之战之前,袁崇焕的报告中,祖大寿依然未领导主力部队作战:

在宁锦之战中,袁崇焕“以副将祖大寿为主帅,统辖各将,分派信地,相机战守”。将宁远防务交给祖大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