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是积极了,想保密就难了,捕风捉影,旁敲侧击,没有不透风的墙,东厂收到3000多封匿名信件的消息不胫而走。
方源也没想让消息保密,反正,消息泄露了,也是一种更好的宣传,何乐不为呢,坏事有时候也能变成好事,渔轮这个东西,关键就要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它就会对谁有用。
就好像后世有一个领导官员去现场视察,随行人员拍摄的照片效果不好,只能PS一张他在其他地方视察的照片上去,PS效果又不是很高,一发到网上,马上便被网友给发现了,还热炒了一把。
还好,舆情掌握在自己手中,引导,说明事实情况,列出处置措施,最后,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网友们见没有什么热点,自然就不再关注了,当然后面,大家又把这PS的照片换位到了各大领域、各个国家当中去,娱乐化加工一把,PS的照片火出了华夏,火到了全世界,甚至火到了火星去了。
没事,再引导,娱乐化的回答,感谢大家对领导的行程关注,感谢网友让领导“环游世界”了一把,请大家关注领导所在地方的工作,著名古城,有什么特产,有什么景点,有什么历史,自己娱乐了一把,还免费让网民们打了一把广告,何乐不为,方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光是老百姓知道还不行,官员们也不能装作不知道。
在方源眼中,官员们可以装瞎,但是,不能总是当装眼瞎吧,你睡可以,你得醒过来,你不醒,我们可以把你叫醒,但是,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方源不想让这些官员都成为装睡的人,否则,他就难办了。
弄三五个人容易,弄一群人,甚至一个群体那是很难的,这一点,方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犯不着把所有人都得罪了,这划不来,划不来的事情,方源是不会干的,这不符合他的经济哲学思想。
“快了,快了!”方源一直在等着有官员站出来,哪怕是一个也好,匿名也好,他需要一个开刀的突破口。
令方源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是首辅杨荣,这个被他抓进诏狱,让方源用尽所有手段,也查不出任何破绽的大佬。
“杨荣出首了,这下有好戏看了。”礼部尚书吕震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一脸的幸灾乐祸,对于首辅的位置,他知道自己是没什么太大的机会的,但是不代表着他不可以盯着,人嘛,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的。
杨荣自曝贪污,自动上交了罚款,还将吞并的土地给吐了出来,惩罚了家族肆意妄为的子弟,手段干脆利落,让方源想插手都插不上手。
杨荣这一套的手段,砸进了金陵的官场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紧接着就是一帮又一帮的官员过来投案自首,一大早还要排队,这场面让方源也没想到。
“古代的官员,怎么那么自觉,有个人带头,马上就扎堆来投案自首,这太不可思议了吧!”杨荣的带头效应好得不能再好了,方源感觉自己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他那些杀鸡儆猴的手段都还没用上呢,结果搞钱的愿望自己实现了。
东厂的番子们感觉自己也没办法查下去了,这样的投献风潮持续了近十天,近乎全金陵城的官员都来了,大大小小的都有,多多少少的吐出贪污所得。
“这也太容易了吧!”这场面,让方源感觉像是在认领任务,完成任务一样,不过,这也让方源成功完成了朱棣布置的任务,搞钱,没出事。
苏娉婷和东厂的弟兄们算了整整十天的账,终于把数据给统计了出来,实物,香料之类的各类东西加起来,整整折合24万两白银,田亩也有11万亩涉及到金陵旁边的各个州府。
“这是太顺利了,里面肯定有阴谋!”方源不得不这么想,结果来得太容易了,让他不得不生疑。
这时,方源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他把单子递了上去,有朱瞻基转呈给朱棣,他的心还是绷得紧紧的,感觉一定会有什么事发生。
事非寻常必为妖!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遭回到中举前!”
“这样做值得不值得?”
“值得,皇帝需要钱,北伐势在必行,关键是我们要拿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杨荣在教导着杨士奇,旁边好几个官员附和着。
方源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金陵大部分的官员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大佬里唯独吕震没有,方源也不明白,自己手里,黑料最多的就是吕震了,他如此冷静的按兵不动,他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独善其身。
方源感觉,杨荣在下一盘大棋,想把自己给围进去,不让他出来,活活闷死他。他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杨荣到底想做什么?
“什么?皇帝招我入宫?”方源的条陈刚递上去不久,朱棣的旨意便来了,这也太快了,方源心中疑惑万分。
“你们干得的好事,你们都傻子吗?”御书房里,方源与朱瞻基被朱棣差点砸破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