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崇祯对比,老朱家麻了!最新章节 > 第五章 亡国之君崇祯?不平静的老朱一家!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崇祯对比,老朱家麻了! 第五章 亡国之君崇祯?不平静的老朱一家!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亡国之君·崇祯】的光幕重新亮起。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崇祯皇帝朱由检诞生于北平,紫禁城,慈庆宫,乃当时皇太子朱常洛第五子。】

【五岁那年,因朱常洛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责骂,找朱由检的生母刘氏撒气,让刘氏跪于太子府门前,刘氏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十岁时,朱由检的祖父,万历皇帝朱翊钧,以及父亲朱常洛相继去世,兄长朱由校即位。】

【天启二年,朱由检十一岁,被册封为信王,但并未出阁,仍旧居住紫禁城,勖勤殿。】

【少年时期,朱由检喜读书,不苟言笑。常静心养神,正襟危坐。】

【天启五年,建信王府,天启皇帝下诏,为其挑选王妃。】

……

洪武位面。

当天幕重新亮起,朱元璋一家三口的注意力重新被天幕吸引,看到只是【亡国之君·崇祯】的童年经历,最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

可是越看朱元璋越是觉得不对劲。

“朱由检,朱由校,朱常洛,朱翊钧……”

他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名字,眉头越皱越深,而后疑惑的看向朱标:“标儿,咱给你排的子孙字辈里,有翊常由这几个吗?”

建国之初,朱元璋便早已定下诸子后辈袭字,以便沿袭王爵子嗣,寓意皇室血脉昌隆兴盛。

只要知道后辈子孙的名字,就知道他们是那一辈的子孙。

朱标也意识到不对劲,愣了愣,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僵硬的说道。

“爹,确实没有,这不是我这一脉的子孙。”

朱标对于自己的子嗣后代沿用的那20字可是牢记在心‘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这20个字别说是没有由了,连和由字同音的都没有,基本上可以断定朱由检绝不是自己这一脉的子孙后代?

是哪个弟弟的子孙后代谋权篡位了吗?

“混账!这些个皇帝,是哪个混蛋的子孙后代!”

朱元璋的怒吼,让整个奉天殿都为之一震,殿下众臣被吓得瑟瑟发抖。

毕竟朱元璋可是刀山血海中,一刀一枪拼杀出来,建立大明的开国武皇帝。

唯独朱标被朱元璋这一声怒吼的内容雷住了:

‘嗯……父皇这大抵是把自己也骂了,他忘了只要皇帝姓朱,就都是他的子孙后代。’

不过朱标不可能说出来,毕竟朱元璋正在气头上,朱标不可能触这个霉头。

朱元璋将朱标看做了大明唯一的继承人,大明未来的皇帝一定是朱标这一支的。

“礼部尚书!”

“臣在。”

礼部尚书赶忙出列,生怕走慢了就被老朱叫金瓜武士拖下去砍了。

“咱的这些儿子里面,谁的后代字辈里面有‘翊、常、由’这些辈分的子孙。”

朱元璋眼睛睁得浑圆,死死的盯着礼部尚书问道。

既然天幕标注的很清楚【大明亡国之君·崇祯】【大明光武帝·崇祯】。

那就说明哪怕不是朱标的后代,那也是自己某一个儿子的后代。

所以朱元璋迫切的想知道是哪个儿子的后代敢夺了他标儿这一脉的江山。

礼部尚书李冕对于皇子,尤其是太子后代字辈都比较敏感,自打看到崇祯皇帝等人的名字,就知道不是太子一系,脑海里早已开始回忆这些字辈是哪一脉皇子的后人。

“回陛下,四皇子,燕王朱棣,字辈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崇祯皇帝朱由检,正是四皇子,燕王朱棣的第十世孙。”

李冕说完,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果然,听到这一结果。

奉天殿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当答案真正摆在众人面前的时候,群臣有些不能接受。

“竟然是燕王。”

“燕王这行为,不是倒反天罡吗?”

“太子殿下对他那么好,他居然要和太子殿下抢皇位。燕王殿下对得起太子殿下吗?”

奉天殿内,群臣对朱棣那是口诛笔伐。

文武百官纷纷声讨燕王。

文武百官很多人都差点死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是太子朱标求情救下的他们。

在他们心中,朱标不仅仅只是太子,还是大明未来板上钉钉的皇帝,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而对于淮西以常遇春蓝玉为首的一系列勋贵来说,他们基本上和朱标沾亲带故,和朱标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要知道朱标的太子妃可是常遇春的大女儿,哪怕常遇春现在不在了,他那一系的人依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