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从反贼到世界级帝王! 9、大明皇家陆军,第一支武装力量!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重4公斤,全枪长1130mm,枪管长640mm,口径7.7毫米,载弹量10发,使用两排5发装弹夹,枪口初速738米/秒,有效射程1000米。”
“汤普森M1723式冲锋枪,空枪重3.75公斤,全长808毫米,枪管长267毫米,口径11.43毫米,理论射速1500发/分钟,实际射速约700发/分钟,供弹方式,20或30发弹匣、50或100发弹鼓。”
“M1719A4式机枪,口径7.62毫米,枪身长度1044毫米,其中枪管长度为610毫米,全重14.06公斤,枪架重6.36公斤,配枪架时高低射界-45度~ 27度,方向射界360度,枪口初速860米/秒,机枪射速:600发/分钟,有效射程1400米。”
“M2手雷,杀伤半径是5~10米,但弹片可杀伤至50米,由于投掷距离最多为35~40米,所以投弹后必须卧倒直至手榴弹爆炸,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握紧手雷,拔开保险销,扔出去就行!”
山寨校场上,320名洗净身体,剃光头发,换上制式军装的程家村村民,哦……现在是大明皇家陆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第一连士兵正列队集合,专心致志听皇帝介绍武器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
经过半个月高强度队列训练,115名新兵都仿佛脱胎换骨了似的,正向职业军人转变着。
程家村400多号人搬过来半个月,其他地方投靠来的也有600多人,总计已有1200人生活在鹰涧崖山寨里。
朱凌浩也兑现了承诺,大量精米粮油肉食无限量供应,衣服更是一人两套。
时值农历冬月,18世纪的广西虽然也很少下雪,但没有温室效应,气温依旧很低。
有了厚实的棉衣,充足的食物,村民对朱凌浩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大明皇帝感恩戴德,恨不得以死相报。
所以每家每户都要求自家男人、儿子好好训练,追随皇帝陛下复辟大明,解救更多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
唉……
朱凌浩叹了口气。
讲解了半天,这320名新兵还是一脸懵逼。
没文化,真可怕啊!
算了,在这个文盲率百分之九十五的18世纪,也不指望他们能听懂武器性能构造啥的,只要能打枪就行。
“朱光,分发武器装备吧!熟悉一下武器后开始实弹射击。”
“诺。”
朱光带着十名禁卫军士兵上前,掀开地上堆积的木箱,露出一支支崭新的步枪机枪冲锋枪,以及一箱箱各式口径子弹手榴弹。
对于枪,新兵们不陌生,毕竟身处乱世,为了自保,民间的持枪量突飞猛涨,程家村也有不下于三十支鸟铳、抬枪、燧发枪,以及几门土炮。
可土枪怎能和使用定装金属子弹的步枪比?
马上能领到属于自己的枪,新兵都很兴奋!
男人嘛,天生对刀枪就有一种狂热的喜爱。
发枪前,朱光沉声道:“记住,枪口永远不能对着自己人,违令者,轻则开除军籍判刑,重则枪毙!”
“听到了没?”
是!
新兵打了个哆嗦,齐声回答。
“程云,一支冲锋枪,三个弹匣,两个弹鼓,三枚手雷!”
“程军,一支步枪,六个弹夹,三枚手雷!”
“程大壮,程毅,你们二人作为机枪手,领取一挺机枪,五条弹链!”
“李虎……”
320名新兵排着队领取武器装备。
领到武器的人,脸上都笑开了花,回到队列里翻来覆去的研究着,时不时还交流一下。
朱凌浩看了一会儿,回到木屋换上便装,准备带着六名贴身侍卫,去钦州城一趟。
不为其他的,主要是买点药品武器,顺便再查探一下当前局势。
王承恩也想跟着去,但被朱凌浩拒绝了。
“老王,你今年六十了,经不住爬山涉水的骑马前行,还是守家吧,这千多号人吃喝拉撒都要你操心,别人我还不放心呢!”
“陛下……”
朱凌浩摆摆手:“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好吧!
王承恩只能作罢,望向六名侍卫。
“朱武,一定要保护好陛下,知道了吗?”
身材高大魁梧的保镖头子朱武拱拱手:“王公公放心,除非我们六人尽皆战死,不然没人能伤害到陛下。”
说完,六人翻身上马。
待朱凌浩跟晴雪晴月两姐妹说完悄悄话,一行七人出了营寨,往钦州城方向而去。
……
飞卢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