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仿佛感觉到大明气运,已经在慢慢发生改变!
只见刘伯温望着漆黑夜空那一轮明月,陷入无尽沉思。
他夜观天象,掐指一算,也推算不出大明王朝走向何方?
这种未知恐惧在刘伯温心中蔓延。
大明的国运从今往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法。
而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就是那明月楼的李诩辰。
朱元璋面带微笑,看似随意地拍了一下刘伯温的肩膀。
轻声问道:“伯温呐,想什么呢?”
心中却暗自思忖着。
难道这刘伯温是被自己身为皇帝的威严所震慑,才会这般失魂落魄?
刘伯温连忙躬身作揖,恭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微臣刚刚正在思考一事。”
“那李掌柜实乃有经天纬地之才,微臣觉得像他这样的大才。”
“如果能够入朝为官,必能为大明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说罢。
刘伯温抬头望向朱元璋,眼中满含期待之色。
“哦,是吗?”朱元璋微微侧过脸去,用余光扫了一眼刘伯温。
然后将目光缓缓落在这位御史大人身上。
沉默片刻后。
只见朱元璋眉头微皱,双眼一瞪,狠狠地瞪了刘伯温一眼。
“陛下以为不妥?”刘伯温见状,心头不由得一颤,但仍强装镇定。
然而。
朱元璋并未再多言,而是猛地转过身去,迈着大步离开了此地。
就在快要走出视线范围之时。
只见身穿一袭黄衣长袍的朱元璋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刘伯温。
再次开口说道:“伯温啊,咱劝你也少打李掌柜的主意!”
“莫要忘了朕对你的警告,否则后果自负!”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此时的刘伯温站在原地,额头上冷汗直冒。
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这既是来自皇上的严厉警告,更是一种强大的威慑。
刘伯温眼珠子打转,仔细一想,自言自语感叹道。
“原来陛下如此看中李掌柜,老夫还想收他做得意门生,恐怕没希望咯!”
此时此刻。
安排完李善长和刘伯温,该轮到分封皇子们上场了。
只见朱元璋招手叫来身边二虎,犹豫片刻之后,小声说道。
“二虎听令,召各位皇子连夜入宫,咱有事情要跟他们商量!”
“遵命!”二虎跟身边几个锦衣卫千户接头交耳,跟着飞身退下。
……
下半夜。
大明皇宫。
那巍峨壮丽的宫殿群在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朱元璋的御书房更是显得格外庄重,红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珍贵的书籍,散发出淡淡的墨香。
只见十几位身穿各色各样常服的大明皇子齐聚于此堂,他们或坐或站,姿态各异。
有的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苍劲的松柏。
有的则微微弯腰,显露出内心的忐忑不安。
他们分坐在两边,彼此之间轻声交谈,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与疑惑。
兄弟之间交头接耳的声音虽轻,但在这寂静的夜晚却格外清晰,都在猜测他们父皇的心思。
大半夜被突然召见入宫,所有皇子心中都涌起一股莫名的紧张。
他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让他们齐聚一堂。
此刻。
诸位皇子望着台阶上那空荡荡的龙椅,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那龙椅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平日里只有朱元璋一人能够端坐其上。
诸位皇子到场这么久了。
龙椅上却空无一人,让这些皇子们不禁猜测起即将到来的事情。
而在那金色龙椅旁边,静静地坐着一个身穿黄衣衮龙袍的人。
他的身影笔直而挺拔,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稳。
他的气质与众不同,那不怒自威的气势扑面而来,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笼罩着整个房间。
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几分朱元璋的威严,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太子朱标。
他继承了朱元璋的一部分气质,身上散发着一股帝王气息。
此时的他,面容严肃,目光深邃,静静地注视着下方的兄弟们。
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