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短篇小说 > 大明:略献毒计,朱元璋劝我冷静最新章节 > 第46章 吕昶弹劾李相国,李善长成替罪羊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略献毒计,朱元璋劝我冷静 第46章 吕昶弹劾李相国,李善长成替罪羊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文武百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宋国公冯胜这番言论。

集体站出来,同时拱手作揖,开始各抒己见。

“陛下三思,分封藩王万万不可呀!”

“汉高祖刘邦分封藩王导致后世七王之乱,如此教训历历在目!”

“晋朝分封藩王致使八王之乱,从而引发五胡乱华,陛下都忘了吗?”

“还有那李隆基偏设藩王,让大明盛世付之一炬,前人教训不得不吸取呀!”

“陛下可知我大明王朝财政吃紧,哪里来这么多银两北伐瓦剌,又西征东察合台汗国?”

“如今大明又开始商人变法,纵容这些奸商扩张,还抬高他们的身份!”

“这些奸商心怀叵测,陛下可知祖宗之法不能变啊!”

……

有淮西勋贵带头,原本派系林立的朝堂上,居然达成一致意见。

文武百官把矛头对准分封藩王和中书省推行的商人变法。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背后那些老臣跟着纷纷出列,下定决心,打算以死相谏。

此时此刻。

台阶上。

大明皇宫内殿之中。

此时此刻。

整个朝堂上气氛异常紧张压抑。

以太子朱标为首的皇子们早已慌了神,诸位皇子镇不住这些淮西将士。

他们的目光纷纷投向那高高在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惶恐和不安,深怕那些言辞激烈的文武百官会再次激怒自己父皇。

到时候。

朝堂上,跟上次一样,肯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然而。

这些大明皇子们又怎能料到呢?

此时此刻。

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

朱元璋压根就没把心思放在朝堂之上。

他睡着了!!!

只见那大明皇帝陛下双目微闭,脑袋不时地往下垂去,竟然开始打起盹来!

看那样子,显然是昨夜过于劳累,这些日子也是没睡好。

以至于此刻竟在这朝堂之上酣然入睡了。

或者说。

朱元璋是故意装睡给文武百官看的。

如此这般漫不经心的举动,无疑让原本还有所忌惮的群臣变得越发肆无忌惮起来。

一时间。

朝堂之上争论声、指责声此起彼伏,局面已然彻底失去控制。

而那些可怜的皇子们,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一步步恶化下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终于有人挺身而出!

只见一个身影从人群中缓缓走出,此人正是前朝老臣吕昶。

他不仅身为大明朝的钱粮总管,负责管理大明财政收支等重要事务。

更是第一批忠心耿耿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这片江山的文臣之一。

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

论起对大明财政状况的了解程度。

恐怕整个朝廷上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与吕昶相媲美。

他手中掌握着无数关乎大明经济命脉的数据和信息。

对于每一笔账目、每一项开支,这位钱粮总管都了然于胸。

也正因如此。

当诸位皇子面对如今混乱不堪的局面束手无策之时。

吕昶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试图力挽狂澜,揪出罪魁祸首。

那就是上奏弹劾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

要知道他这个钱粮总管,可是比现代后勤部部长权力还要大。

同时,吕昶还在户部有兼任官职。

所以中书省推出的六条商人变法,这位吕大人是全程参与其中。

且说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甚至有大臣开始动手动脚。

要不是有禁卫军在门口拦着,估计满朝文武早就打起来了。

忽然间。

只见一人稳步走来,此人正是吕昶。

他身着一袭鲜艳夺目的红袍官服,衣袂飘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仔细观瞧,吕昶虽已满头白发,但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

老爷子整个人看上去精神饱满,毫无半点龙钟之态。

然而。

不知情者又怎能知晓此刻吕大人心中的愤懑与不满呢?

原来。

吕昶将目光紧紧锁定在了李善长身上。

对于这位中书省左丞相,他可谓是心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