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悟性逆天!开局推演长生法 第二十四章 有内鬼?瓦剌的挑衅!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纪纲!”
朱棣一声爆和,纪纲连忙冲进跪地,“一下有何吩咐!”
作为一个资深的锦衣卫,察言观色是必备技能。
刚才叫他的那种语气,能够感受到,估计此时火气很大,难免会让人多几分紧张。
“立刻将之前把朱将军送到太医院的那些人,以及那日正宴请瓯宁王时在附近巡逻的侍卫全部抓起来挨个盘问,势必要问出其同伙!”
纪纲赶忙应下,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王允。
他不仅在场,而且来龙去脉,可是了如指掌!
王宇心中咯噔一跳,忙慌乱的瘪嘴道:“纪大人,您盯着奴婢,难道是怀疑咱家会做出那等通敌叛国之事?”
“奴婢打小就入宫,也服侍陛下好几年,命比身子还清白!”
同敌叛国,这是要诛灭九族的大罪,哪能乱怀疑?
“王允,朕自然信你,所以你更要去接受审问,否则很难让纪只会是放心啊。”
朱棣使了个眼色,纪纲连忙起身:“王公公,走吧。”
说不定默许的情况下,不抓回头可就没那个胆子。
王颖欲哭无泪,硬是哭嚷着被带走。
兄弟两个微微耸肩,还好他们知道的晚,否则也得去诏狱走一圈。
“内鬼的事情有待查证,不过眼下危急的是,鞑靼肆虐,居然都压到百姓头上了!”
“大明国库还处于修身养息之态,鞑靼和瓦剌本质是一家。若是用现有之力对付鞑靼尚且绰绰有余,只怕让瓦剌小贼黄雀在后,防不胜防!”
朱棣手指轻扣桌子,思绪百转,久久难安,瞥了他们几个一眼,“你们熟读兵法,可有应对之策?”
朱高燧自信道:“父皇,您的意思是只要保证国库充足,这仗打的才无后顾之忧。”
“大明子民千千万,他们就是咱最好的后盾啊,为解燃眉之急,按时征收赋税,想必他们是能体谅的。”
话音刚落,朱棣上手就是一本折子砸过去,“你娘生你的时候,是把脑子落下了吗!”
朱瞻基忍俊不禁,不愧是自己的好三叔,总是能语出惊人。
危难之时拿百姓开刀,这不让那些人找着机会戳朱棣的脊梁骨?
又该拿着造反说事,压榨百姓,昏庸暴君,无能之辈……
不知道君王以民为本?
鞑靼肆虐边关,百姓深受其苦。
他们未得朝廷相助,甚至还要被朝廷压榨。
情况好一些,也只是怨声叹气,心中埋怨。
若是发酵过度,指不定就得演变成起义之战!
外患未除,内乱又起,那才叫真正的棘手。
场面一片死机,朱高燧连个屁都不敢多放。
包括旁边的朱高炽,都忍俊不禁。
一幕恰好被他收入眼底,朱高燧不服气的劲都写在脸上。
笑我?我拿你儿子开刀!
他连忙谦逊道:“父皇,儿子空有一身带兵打仗的本事,在谋略方面的确逊于皇太孙。”
“想必此刻,他已经有了妥善的解决之法。”
好一个捧杀之法!
这么大顶高帽子,真不怕压死人?
不出所料,此言一出,朱高炽的脸略微有些僵硬,莴笋呢?
谁知朱瞻基还真就大方道:“孙儿不才,的确有个法子,就是不知皇爷爷是否满意。”
朱棣眼前一亮,连忙道:“说。”
“瓦剌和鞑靼本质上为一体,但实则因分裂而互看不顺眼,谁都想吞没对方,成为一方霸主,咱们不妨借力打力?”
“不能借瓦剌之手对付鞑靼,不仅能够减少咱们兵力的损耗,打蜡也会被趁机消耗。咱们保守出兵,剩下的一部分则可以再集于瓦剌重创!”
战场之上,只有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才有胜利的资本。
朱棣若有所思,“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既可牵制,又可利己。”
以朱棣的智慧,不难想出这样的发展。
但性格在身上,他哪里是那种愿意和敌人沆瀣一气之人?
都恨不得亲自披甲上阵,无论瓦剌还是鞑靼,杀个片甲不留才好。
但战场之上,讲究的可不只是个“勇”字。
“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这件事情,切莫在走路风声,打草惊蛇。”
“派人前去瓦剌说和,若他们愿意合作那是最好,若是不愿,就以利诱之。”
今日阳光倒是耀眼,闲来无事,朱棣是得去看看朱能。
也不比朱高煦好到哪去,从脚踝到脖子,全部都夹着板子,来正骨之用,看着就疼。
说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