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赈灾粮换粗糠,老朱气炸了最新章节 > 第八章 万民求情,朱元璋懵了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赈灾粮换粗糠,老朱气炸了 第八章 万民求情,朱元璋懵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八章万民求情,朱元璋懵了

你刘伯温平日里高高在上,像个圣人似的,不食人间烟火。

今天碰见个将咱给惹恼的狂怒,你倒是给他求起情来。

这他娘的不就是专门给咱作对吗?

身旁的李善长,也不高兴了。

你跟我对着干就算了,夸他我也忍了。

说一个籍籍无名的贪官,有宰相之才是什么意思?

那岂不是说这个贪官,和他李善长的本事一样吗?

见李善长神情阴沉,胡惟庸立刻冷声喝道,“刘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上何等圣明,我大明能臣辈出,难道非缺这么个贪官不可?”

“还有,刘大人此前从没有为任何人求过情,为何今日独独给这个贪官说话?”

“莫不是昨日你们洽谈的时候,刘大人收了他什么好处不成?”

刘伯温没有理会胡惟庸,诚恳道,“皇上,臣今日为叶轩求情,全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绝无半点私心。”

“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不要处斩叶轩,权且给他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朱元璋脸黑如炭,正怒火中烧,想着要不要顺便也惩戒一下刘伯温。

毛骧从外面走进来,神情略显复杂,低声道,“皇上……”

朱元璋挥手道,“这里又无外人,有事便说!”

“……是。”

毛骧郑重道,“禀皇上,五万余上元县百姓,联名写了一份万民书。”

“现如今正在皇宫外,请求面见皇上。”

朱元璋微微怔了怔,讶异道,“这么多百姓,见咱做什么?”

“善长,伯温,你们虽咱一起去看看。”

“遵旨!”

众臣跟着朱元璋出了养心殿,李善长心中暗暗惊诧。

胡惟庸低声问道,“恩相,怎么了?”

李善长感慨道,“看来刘伯温,并非夸夸其谈。”

“这个叶轩,果然是有本事之人。”

“哦?”

胡惟庸不解道,“恩相为何这么说?”

“上元县只是一百里小县,哪怕前元最鼎盛之时,也只有三万余口百姓。”

“现如今江南各地都在遭灾,逃难和饿死的百姓无数,连应天府也不过只有五六万百姓。”

“一个小小的上元县,竟然还有五万多百姓,还不算走不动路的老弱妇孺,你还看不出端倪么?”

胡惟庸恍然大悟,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

来到宫外,看到数万号齐刷刷跪在地上的百姓,朱元璋不由面露震惊。

“你们,这是做什么?”

“老人家,起来说话!”

朱元璋走上前,将跪在最前面的一位耄耋老人搀扶起来。

老者手中捧着万民书,眼中满含热泪,“皇上,小民等上元县百姓向请您命,请您放了叶大人!”

“叶大人?”

朱元璋微微怔了怔,费解道,“你们说的,是上元县令叶轩吧?”

“这叶轩辜负天恩,贪污赈灾粮款,将粮米换成麸糠给你们吃,你们却还跑来为他求情,是何道理?”

老者流着眼泪,老泪纵横道,“皇上,叶大人绝非贪官,而是亘古难遇的清官,好官啊!”

“叶大人确实拿粮米换成了麸糠不假,但是他不仅没有从中贪一文钱,还将自己的俸禄全都搭了进去。”

“多亏叶大人换来的麸糠,我们上元县所有百姓,才能每天都喝上两顿麦香粥。”

“我们上元百姓,现在能有口饭吃,全仰仗叶大人的恩德。”

“若无叶大人,恐怕上元县现如今,早已是饿殍遍地,尸横遍野了!”

身后的百姓们,也都纷纷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皇上,叶大人虽只是一小小县令,但他对上元县的恩情,足以昭日月,垂千古。”

“您看现如今江南各地,有哪个县的百姓,能过上我们上元县的日子?”

“叶大人每天到城门亲自为我们煮粥,他自己的一日两餐,也都是在粥棚解决。”

“官府的粮仓中除了谷种之外,没有一粒粟米。”

“我们活了一辈子,也未曾听说过有哪位县令,能像叶大人一样清廉啊!”

看着百姓们一个个哭天抢地,朱元璋内心一阵五味杂陈。

他自己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所以最注重民意。

百姓们的肺腑之言,足以胜过任何证据。

毫无疑问,叶轩绝对是一位清廉如水,忠君爱民的好官。

他,抓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