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朱元璋开局就让我监国 第十七章震惊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朱允熥正要提笔,这一行为立刻吸引了众多目光。
众多大臣最近颇为疲惫,他们期待看到朱允熥的失误,以求得一丝轻松。
在众多目光中,徐妙锦的身影显得格外美丽,她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朱允熥。
朱允炆自然也注意到了徐妙锦,他一直希望皇帝能将徐妙锦赐给他为妻。
朱允炆心中暗自得意,认为徐妙锦肯定看到了他刚才获得皇帝的赞赏。
他甚至幻想着寿宴结束后,能与徐妙锦在皇宫中漫步。
魏国公徐辉祖的支持,更让他信心倍增。
然而,徐妙锦并未注意到朱允炆,她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朱允熥身上。
她对这位令朝臣们敬畏的皇太孙的文学造诣充满好奇。
朱允熥心中已有一首诗作准备,他向皇帝表示要献上一首诗。
朱元璋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他知道朱允熥在文学上并无太多建树,现在却要作诗,这让他感到好奇。
朱允熥点头,开始在纸上书写。
他写下了《桃花庵歌》。
朱元璋要求将诗作呈上,他读后,感到诗中的生活十分惬意。
诗中描述了一种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令人向往。
朱元璋读罢,对朱允熥的才华表示赞赏。
朱允熥心中有众多诗词,但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明清时期的选择并不多,因此他选择了这首诗。
在场的众人原本期待看朱允熥出丑,却没想到他真的创作出了一首佳作。
朱允炆感到非常气愤,他原本以为朱允熥不会作诗。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儒三人不约而同地称赞这是一首好诗。
这首诗的确出色,但他们也没想到朱允熥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让他们感到惊讶。
原本想看朱允熥出丑的计划落空,反而让他成为了焦点。
黄子澄因为提出这个主意,现在感到非常尴尬,不敢直视朱允炆。
徐妙锦也对这首诗赞不绝口,她认为朱允熥轻松化解了朱允炆的刁难,显示了他的不凡。
“真是好词!”
魏国公徐辉祖看到妹妹对朱允熥的好感,心中有数。
他认为朱允熥之前在棋局上的表现已经让他佩服,妹妹的喜欢也是情理之中。
其他皇子们也对朱允熥的诗作表示赞赏,但他们也对朱允熥的快速崛起感到忧虑。
他们原本还有争夺皇位的机会,但朱允熥被立为皇太孙后,他们的希望破灭了。
朱允熥还透露,他在地方行政中发现了贪污问题,并已经整理出名册,请求皇帝过目。
这一消息让在场的大臣们感到不安,朱允熥的这一举动无疑给喜庆的日子带来了紧张气氛。
朱允炆感到背后发凉,对朱允熥的行为感到不满。
徐妙锦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确实是一首佳作!”她赞叹道。
“朱允熥如此轻松地应对了朱允炆的挑战,这位皇太孙真是非凡。”她心中暗想。
她的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心跳加速,面颊泛起了红晕。
魏国公徐辉祖观察着自己的妹妹,心想她可能已经对皇太孙产生了好感。
回想起朱允熥在棋局上的出色表现,他觉得妹妹的这份喜爱并不令人意外。
“真是好诗!”皇子们也笑着称赞。
他们意识到朱允熥不仅是皇太孙,而且最近的种种行为也让他们感到忧虑。
原本作为皇子,他们还有争夺皇位的机会,但朱标太子的去世后,朱元璋迅速立朱允熥为皇太孙,让他们的希望破灭。
蓝玉还是朱允熥的舅姥爷,许多将领也都支持朱标,现在很可能全力支持朱允熥。
在皇子和大臣们议论纷纷时,朱允熥笑着说:“陛下,刚才那首诗只是小试牛刀,文章和诗词并非我的专长,我还准备了其他礼物献给陛下。”
皇子和将军们无言以对,朱元璋却更加感兴趣。
他知道朱允熥这段时间的表现,预示着他肯定还有更精彩的礼物。
“是什么呢?”朱元璋问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接着说:“陛下,前些日子我在地方设立了粮食总局,顺便审查了近年来各地的税务,发现了不少问题,继续深入调查后,发现了许多贪污的官员。”
“我已经整理出名册,请陛下审阅。”
朱允熥的话如同一记重击,让在场的大臣们感到不安。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朱允熥的这一举动无疑带来了紧张气氛。
许多大臣的手都在颤抖,朱允炆也皱起了眉头,感到一阵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