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名传 风火之章(三)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浬长岸本是一名极富作战经验的将领,自浬长家受封于对马岛以来,浬长岸本便作为家将为浬长氏扩充军备,使浬长氏战略海域极为广泛。
但是这引起了周边海盗的不满,在浬长氏政权尚未稳定时,不断有海盗侵扰民众,浬长岸本整编军队,亲自操练半年时间,将军人分为三等,予以不同俸禄。
在利益驱使下,军队战斗力直线上升。
浬长岸本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集结水陆两军,统一调度,对临近海盗据点发动突袭,势如破竹,俘敌数百,得船数十艘。
随后全军分为三对清剿周边海盗,全军士气高昂,仅一个月时间,海盗据点皆被扫除。
此时,浬长氏水军达到全盛时期。八成水军都是壮年,不少海盗安家,加入水军。
一年后,数以千计的海盗突然包围对马岛。浬长氏战船来不及开出水港,被围困于港泊。
浬长岸本身为总管水陆两军的家老,自然要负起全责。浬长氏主君浬长四荣,怒斥浬长岸本没有尽职,并说道:“公是众臣之首,却如此懈怠军务,若此番不能退敌,公当自裁殉国!”
浬长岸本双膝跪地,“主公!我得到消息,海盗头领是主公胞弟,浬长牧源。”
“那又如何!凡欲夺吾位者,当除之!吾弟违逆天道伦常,以下犯上,罪不容诛!”
“主公,他手下不少人都是我浬长氏族人啊。望主公到城头喊话,感化敌军,不致使族人自相残杀!”
“够了!浬长岸本,你拥兵自重,如今教训起我了?速速退下,想出退敌之策!”
浬长岸本行礼告退,眼底却流露出了一抹不为人知的冷意。
浬长岸本带领贴身侍卫登上山头,观望包围岛屿的数十艘战船,帅舰当先,几名武士英气风发的站在甲板上,注视着岛上的动向。
他们正是浬长牧源,𬯎元冢锬,馀卒嵘太。
浬长岸本感叹道,“主公之弟英姿勃发,想来能让我浬长氏革新蜕变,也罢,我就做一回叛臣。”
第二日,浬长岸本手持海军军符,登船交给了浬长牧源。
浬长岸本在民众心中威望极高,海军甚至视其为英雄。也正是这层原因,浬长四荣惧怕他功高盖主。
浬长岸本归降后,水陆两军将领打开城门迎接浬长牧源,兵不血刃拿下了城池。
浬长牧源正在赶往城府的路上,便传来了浬长四荣自杀的消息。浬长牧源,浬长岸本在民众的欢呼声中进驻了城府。
随后,浬长牧源马上下令,封浬长岸本为家老,统管军政要务。
浬长牧源深知海盗势力难以消除,同时作用之大可以帮助浬长家日后发展。
因此浬长牧源即位后,颁布法令:浬长家势力范围内,海盗可以成为职业,可以集体活动,但是不能抢掠当地乡民;城府有权雇佣海盗作战,海盗可以与城府商议金额。
这一系列规定为当地制定了新的秩序,并且历史实践证明,在日本这一海上岛国,这一套制度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仅划分了城府与海盗的界限,促进了双方和平发展;同时因为海盗不能抢掠当地乡民,使得周边地区的民生问题突出,许多外地人迁入浬长家领地,只为求得安定的生活;而海盗也有了固定的收入和可以抢掠的对象,同时浬长氏家族成为海盗领袖,主导着多数海盗的行动,在城府的庇护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
当然,随之而来的城府兵力削减,自身战斗力下降,浬长氏已经无法回到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