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明江山永固 第十七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朱棣听完张玉的话,赶忙斟满酒杯,双手端起酒杯。
“岳父大人,请满饮此杯,燧儿就交与你管教,此次出征一切以大局为重,如果他不听指挥,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还望你们凯旋归来,炽儿这边会派出专人负责火铳军的指挥,您只要觉得局势无法控制,就让他们上,可保大军无恙。”
张玉听完一饮而尽。
“老朽此生蒙圣恩浩荡,现下小女又得宠嫁入王府,此生无憾,虽已是半百之人,空有一身武力,也能为殿下效犬马之劳,此次出征,不胜不归。”
说罢就要下跪,被朱棣一把扶住。
“明日一早,为将军送行。”
送走了张玉,朱棣留下朱高炽。
“火铳军那边你要确保万无一失,这是第一次上战场,带够了弹药,务必一战成名,不战而屈人之兵。”
“父亲放心,儿臣已将所需前往的三千军士的每把火铳都做过测试,并配备了五百把备用,带火铳军前去的是我们燕军的老人手郭震,我会叮嘱他,凡事以张将军的命令为准。”
朱棣摆摆手。
“你现在就去安排,明天一早让他们随大军开拔,带走多少火铳,就要带回来多少,哪怕坏掉,零件也要带回来。”
“父亲放心,大军必将凯旋而归,火铳一把都少不了。”
说完朱高炽退出前厅,赶去军中安排明日出征事宜。
朱棣站在地图前,盘算着目前的局势,很快又会有几个藩王被裁撤,湘王会自焚以死明志,在此之前建文帝不会动自己,所以自己必须抓紧时间,还要防止消息泄露出去。
自己北面的宁王上一世被自己诳了一次,但是他手下的朵颜三卫战斗力确实很强。
这一次要是收服了鞑靼各部族的骑兵,或许就不需要再跟凝望联合,更或许可以在建文撤自己之前先把宁王拿下,这也就避免了宁王后人的谋反,虽然没有蹦跶起来。
第二天一早,北平城门外,朱棣望着骑在马背上的张玉和朱高燧以及郭震,身后大军三万,火铳军三千,全部带着专门打造用来装火铳的背包。
朱棣缓缓走到阵前。
“此次出征,为江山社稷,为了大明万民,这些年来,元朝余孽和鞑靼骑兵不断骚扰我大明边境,杀我百姓,抢我钱粮,今我燕王朱棣,起兵三万,着张玉将军领军出征,我儿朱高燧一同前往,与各位同生死共进退,大军凯旋之时,我会在此设宴,我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犒劳大军。”
朱棣说完环视全场,雅雀无言。
“明军威武。”
“威武,威武。”
大军齐声呼喊。
“大军出征,我在此恭候各位凯旋。”
“殿下请放心,我等定当不辱使命。”
张玉拱手告别,一拉缰绳,战马调转方向,一路向北,征战鞑靼。
大军离开北平,一路向着鞑靼各部族的领地前去,不断有探子来报各部族的动向。
到了大明境外第二天,大军就遇到了一股鞑靼骑兵,不到千余人的骑兵,对方并未察觉到明军到来,正在驻地歌舞升平,喝酒吃肉,张玉叫来朱高燧,和他兵分两路,每人带一千骑兵,火速包围了这股鞑靼人,对方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明军包围了。
朱高燧骑在马上大吼一声。
“我乃大明燕王之子朱高燧,这位是大明张玉大将军,尔等愿意为燕王效力的,放下武器投降,不愿投降的,可以拿起武器来,跟我大战三百回合。”
话音未落,突然周围马蹄声起,被包围的鞑靼人拿起武器,原来这些部族虽然表面看起来各自为营,但实际上却早已联盟,明军出境他们已经得到消息,这一只千人骑兵只是诱饵,现在周围的部族骑兵全部蜂拥而至,张玉不愧是老将,赶紧招呼朱高燧与自己合为一处,毕竟来时的方向不会有敌军,两军合并后,张玉一声令下,两千骑兵毫不恋战快速后撤。
眼看鞑靼人的骑兵越来越近,朱高燧突然看到明军就在不远处,已经列阵等待,张玉带着朱高燧冲到阵前,明军步兵打开盾墙,骑兵冲入后方,盾墙立马合拢。
鞑靼人的骑兵也陆续冲到站前,后方不断有鞑靼骑兵赶来,虽然每次数量不多,但是犹如百水汇流一般,骑兵人数竟然两万有余,明军这边三万多人,两万步卒,近万骑兵,三千火铳军,还有十门火炮。
张玉认真分析着战场形式,目前地处草原腹地,明军处于一处缓坡上面,鞑靼人在下,两边都是开阔地,明军身后是一条不大的河流,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鞑靼人要是冲锋是上坡,势必很消耗体力。
鞑靼人游牧生活半生,这样的地形在蒙古草原数不胜数,他们的马匹完全没有问题。
双方对峙着,朱高燧建言。
“张玉将军,要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