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盗墓:开局精绝,抽取诸天! 2:出发!第一个目的地!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哥几个怎么算准这时候回来,还大包小包的,看来在外头混得不错嘛,赚了不少吧!”
菜齐了,英子她爸边给三位倒酒,边乐呵呵地说。
老胡瞅瞅胖子,又看看姜寒,笑眯眯地开口:“哪有,就觉得现在日子好过了,可这好日子不能光咱们哥仨享受啊,就想回来带着乡亲们一块奔小康!”
“好!太好了!”
老支书一听这话,乐得合不拢嘴。
胖子急性子,早乐得呵呵直响,急不可耐地说:“老支书,我记得您后院有好些个腌菜坛子对吧?!”
老胡撇撇眼瞅胖子,一脸嫌弃,这家伙就是沉不住气。
老支书倒犯起嘀咕:“你们打听这干啥?!”
王胖子刚要接话,老胡怕胖子说漏了,赶忙抢着说:“不是跟您提了嘛,现在北京什么人都有,刚好我们认识个老朋友,他就爱收这些老物件!”
“我那堆坛子,能有啥用?!”
瞧着老支书一头雾水,左右摇头的样子,老胡说:
“老支书,那些坛子在您那就是腌咸菜的,可人家眼里,那叫艺术品。”
老支书嘴巴一张一合,还是不明白。
为了让老支书明白,老胡拿起他面前的茶缸,笑道:“就这么个小玩意儿,在北京能值多少,您知道吗?”
“多少?!”英子她爸问。
“好几百呢!!”
听完,英子她爸深深吸了口气。
老支书也不由自主地向后靠了靠。
几百块,在那时候够他们吃半年的了。
“所以我们哥俩就是为这事儿来的,我想啊,把这些坛坛罐罐的卖了,卖的钱和乡亲们平分!”胖子笑得跟棉裤腰似的。
“真的?!”
“那必须的,咱哥仨这么熟了,知根知底的!”胖子笑呵呵地说。
说完,英子她爸和老支书对视一眼,无奈叹了口气。
“哎…你们俩,来迟啦!”
老支书神色复杂:“上个月考古队来了,家家户户发粮票,说这些都要上交给国家,附近十里八乡的全交了。”
要是真如胖子说的,一个坛子就值几百。
哪家没几个这样的坛子、碗的。
牛心山家家户户,都能成万元户了。
那时候的万元户,可威风得很!
带牛心山的村民们发财,本不是问题。
可惜…老支书觉悟高,一听上面要收,各家各户的碗啊、罐的,全上交给国家了!
说到这,老支书的脸色也是五味杂陈。
错过了带村民发财的机会,他心里也不好受。
胡巴一和王胖子更是懵了,胖子的笑容瞬间消失。
墓葬没了,陶罐也没了!
胡巴一更惨,为给乡亲们买礼物,还把手表当了。
不仅财路断了,花掉的钱也打了水漂,钱包空空,连回城的火车票钱都没了…
老胡清了清嗓子,眼神深邃。
胖子那表情,比吞了苍蝇还难受。
只有姜寒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这一切剧情他门清,正中下怀。
没了村民们靠陶罐致富,他们三人只能去牛心山野人沟盗墓!
“来!喝酒!”
姜寒给王胖子和胡巴一斟满酒,“别想那些烦心事,既来之则安之,先吃好喝好,赚钱的事,来日方长!”
“喝!痛快喝!”
王胖子五官扭曲,硬是往下灌酒。
赚钱的念头破灭,胡一和王胖子心里苦,端起酒杯猛灌。
……
姜寒昨晚喝得不多,第二天一早醒来,胡巴一和王胖子还在呼呼大睡。
姜寒出门转一圈回来,见两人都醒了,正热火朝天地聊着什么。
“老姜,你可算回来了!跟你说件事!”
王胖子见姜寒进门,立马拉着他坐下。
“你想劝我去牛心山,野人沟?”姜寒笑问。
“你怎么知道?!”胖子闻言一愣。
“我听村里人说,牛心山前年地震,山沟裂开一大口子,冒出一座大墓,这才惊动了考古队,收了这边的宝贝。”
“从小听说牛心山野人沟人迹罕至,考古队没挖完大墓,自然不会注意那野人沟。况且当年野人沟是关东要塞,肯定有宝贝!”
“我的妈呀!本想说服你,没想到你和老胡想到一块去了!”
胖子一拍姜寒肩,哈哈大笑!
“那咱们收拾收拾,这就出发!”
“行!!”姜寒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