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狭长的墓道,鹧鸪哨,花灵,狄云以及两个跟着分润经书的两个卸岭总算是见到了已经被破坏的墓穴防御机关。
虎车索道以及因为没来及逃跑,而被虎车生生碾死的同伴。
虎车,这在大宋时期,是金人借助地形,冲破军阵的装置,重量超过千金,配合缓和的坡道,所产生的冲击力远超常人想象。
不过后来这种极度依靠地形,局限性很大的虎车经过演变,逐渐成为了那个时期用作防护墓穴工作的绝佳机关。
千百年仍然发挥着其原本的效果,几乎只要被激活,盗墓贼非死即伤。
卸岭一脉看似盗墓之时手法粗糙,只懂得一力破万法,但他们的手段相较于那些野路子而言,不知道高明多少。
就连他们都中了招,其余小毛贼撞见此等机关,肯定是有死无生。
“从山顶掉落的虎车,应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没错了。”
鹧鸪哨蹭了蹭地面上的鲜血喃喃自语道。
元人的墓葬一直都是中原地区盗墓贼的知识盲区,哪怕陈玉楼等人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任然要保持谨慎。
因为他们也无法判断,这一段墓道之后,是否还存在着未被触发的机关。
毕竟这种冲破军队防御阵型的装备都用作墓穴的保护机关,谁又能保证后面没有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谨慎,你看这里,陈总把头他们或许也察觉到这一点,提前用生石灰这种标记明显的东西当做引路的工具。”
“我们接下来只需要顺着他们的脚印走就好了,应该不会触发别的机关了......”
狄云话音刚落,只听见墓室内传出一阵好似野兽咆哮之声。
这个声音狄云保证,他从未听到过类似的声音。
而一旁的鹧鸪哨听闻此生则脸色逐渐变得难看,拥有着十数年下墓经验的他,听到这个声音便知道,陈玉楼他们遇到了粽子。
并且这个粽子非常凶。
“我走在前面,你们几个跟紧,千万别触碰到脚步之外的区域,从而触发墓中机关。”
“我先过去看看,两位卸岭的兄弟,不必担忧陈总把头的安危,纵使那些大粽子刀枪不入,但刚刚起尸之时动作必然缓慢。”
“切勿因为乱了心神,导致踩到机关陷阱,不然我们非但帮不上忙,反而会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
狄云,花灵与陈玉楼之间并无交情,鹧鸪哨并不担心他们二人会因为墓中遇到粽子而扰乱自己的心神。
所以嘱咐二人,让其不必慌神即可,至于后面的话,鹧鸪哨则是对着那两个卸岭盗众说的。
绿林众人,利字当头,陈玉楼坐上卸岭魁首,担任南北十三省绿林众人的总把头,靠的可不仅仅是义。
这些人甘愿为陈玉楼赴死,所靠的也不仅仅是义气的支撑,其中好大一部分原因是陈玉楼出手阔绰,善待兄弟,纵使手下的弟兄发生意外,其后事与家人必然会被其安顿好。
没了后顾之忧,这些人反而愿意拼命。
两名卸岭盗众听了鹧鸪哨的提议后紧张的神色稍有缓和,抱拳对着鹧鸪哨道了句麻烦了,总把头的安危就系于鹧鸪哨兄弟的身上。
鹧鸪哨身手了得,胆大心细,如果算上那一手枪法,将鹧鸪哨放在绿林第一高手的位子上,并无任何人有意见。
大开大合,三步并做两步,每一次落地,都恰好踩在了生石灰铺出来的区间,转瞬几个呼吸,鹧鸪哨便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本想着快速去支援陈玉楼等人,结果鹧鸪哨下意识的那么一眼,便看到了让他无法移动的画面。
穿过虎车机关墓道后,鹧鸪哨来到了一处已经被完整搬开,放在一旁的巨大石碑、
一般墓穴中的石碑以及上面雕刻的文字大致就那么几个作用。
开棺者死全家这类的诅咒,以及墓主人的生平信息。
眼前的巨大石碑,便是记载了墓主人生平的信息,同时鹧鸪哨的那一撇,恰好注意到了他当下最为在意的情报。
雮尘珠的线索。
根据石碑上的内容,鹧鸪哨可以确定,这座墓的墓主人就是曾经镇压过老熊岭七十二洞苗寨的那个元代大将军。
这是一个功绩十足的人,曾受王命,调查关于雮尘珠线索,而当时也确实被他查到了一部分信息。
最终根据相关情报确定,唐末,传说西夏末代王曾得到过雮尘珠,但古西夏国遗址已经被黄沙掩埋。
元代大将军并不精通天星风水术,最终耗费大量时间,大量精力仍然没有找到雮尘珠,甚至西夏末代王宝藏的线索。
再加上当时湘阴地区发生叛乱,元代大将军不得已回归平叛,久而久之竟然忘记了关于雮尘珠寻找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