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秦:我一介书生,你说暴力修仙 第15章:韩非的告别(跪求鲜花评价)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柒昊不再去为儒家弟子授课,而是深居简出。
静烟潭背靠着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后是汪洋大海。
进入小圣贤庄的路径,仅有正门和侧门两处。
使之成为一方安宁之所,而非贸然闯入可及。
小圣贤庄,昔日的稷下学宫。
曾是诸子百家汇聚之地,各家学派曾在此激辩思想,留下许多的珍贵典籍。
尽管齐国早年经历了覆灭,部分典籍散失。
但这里依旧是七国之中,藏书最为丰富的宝库。
柒昊每日流连于藏书楼。
他拿起书籍,书页在指尖轻轻翻转。
内容纷杂但详尽,皆是各家学派的思想。
还有关于植物、动物、气候。
柒昊感到一阵畅快,他脑海中的知识体系被唤醒。
如同春天的万物复苏,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
“柒昊先生,韩非前来拜访。”
一道清朗的声音,打破了藏书楼的宁静。
柒昊放下书,转身望去。
只见他提着一坛醇酒与两个酒杯,面带笑意走来。
“我带来了美酒。”韩非边说边倒上两杯酒,他瞥了一眼桌上的竹简,饶有兴趣地问道:“柒昊先生,你何时开始钻研兵法了?”
柒昊端起酒杯,浅酌一口,淡然回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韩非轻轻摇头,略带无奈地说:“可惜我们都只是书生,这兵家圣典也只能借鉴一二。”
柒昊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问道:“看你今日似乎心情不错,难道是对生死有所感悟?”
韩非愣了一下,惊讶道:“连我的梦境也能看破?柒昊先生果然是神人。”
柒昊微微颔首:“看来你今日是来和我告别的。”
韩非郑重其事地说道:“我想返回韩国,用法家思想改变韩国的命运。”
柒昊一杯酒下肚,略带深意地说:“商鞅变法虽让秦国强盛,但他本人也难逃车裂之祸。”
韩非沉默片刻,洒脱笑道:“反正都是一死,关键的是以何种方式死去。”
柒昊听后一笑,调侃道:“生死未卜,未必每次必然。”
韩非心怀救国之志,即使知道要死,也愿意一往无前。
这样的气魄,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胸怀!
韩非端起酒杯,试图转换话题:“柒昊先生,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柒昊调侃道:“就这一坛酒,只怕酒不醉人,人自醉。”
一饮而尽之后,韩非感慨万千:“果然是好一个‘酒不醉人,人自醉’。”
柒昊也饮下一杯,笑道:“道法自然,无需勉强。”
韩非点头称是:“道家所倡导的天宗观念,柒昊先生也是领悟至深,若能同往韩国……”
说到此处,韩非停住了,仰头再饮一杯。
柒昊凝视着他,缓声说道:“天下已在你心中,如有需要帮助,尽管来信相告。”
两人对饮,酒香弥漫。
友情逐渐加深,一如这杯中之酒般醇厚绵长。
…………
第二天。
柒昊没有去藏书楼,而是在竹林中舞剑。
手中的剑不过是一把木剑,是韩非特意为他制作并赠予的。
柒昊的动作极其缓慢,轻轻一刺,宛如漫不经心,一片竹叶随着剑势悠悠飘落。
若仔细观看,会发现他的动作极为协调。
韩非对武功一窍不通,见状忍不住笑道:“柒昊先生,你这夺命十三剑忒慢,还未出一剑,人早就跑没影了。”
柒昊停下动作,斟了一杯酒,看向韩非:“剑之妙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心。”
韩非诧异地问:“剑有心吗?不就是一把兵器吗?”
柒昊轻轻一笑:“持剑者,心有所谓,剑心即杀人之剑。”
韩非摊手苦笑道:“我对武功一窍不通,只怕是难以领悟。”
柒昊换了话题,问道:“你何时动身?”
韩非回答:“稍后去向老师告别,再顺道游历一番,最后回到韩国。”
见柒昊只是微微点头,韩非打趣道:“我这一走,可没人再陪先生一起饮酒了。”
柒昊听后说道:“你是想邀我去韩国的风月之地吗?”
“哈哈哈……”韩非被识破心思,爽朗大笑,“果然什么也瞒不过柒昊先生。”
“待你游历归国后,记得传信告知我即可。”柒昊欣然同意。
“那就这么定了。”韩非欢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