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炎六皇子,从玄武门弑兄开始 042 朝政和军队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畏罪自杀了?”
龙椅之上,许晏脸色冷峻,大殿内的空气似乎都在他的威压下凝滞起来。
感受到来自龙椅上真切的压力,来上朝的大臣中不少人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举着玉笏出列的张束之跪伏在中央,顿觉后背上仿佛扎满刺芒,身子伏的更低了。
在许晏的威严下,冷静如张束之,声音也带上一丝颤抖,“回圣上,确实如此。”
许晏并不打算收敛自己的威严,表达自己的愤怒也是皇帝的手段。
就在昨夜,京城内竟然有二十六个官员自杀,上至三品的大夫,下至普通的衙役。
巧合的是,每个人都留下了遗书,遗书中无不是对自己参与贪污堤坝检修款项的忏悔。
一位老臣出列,颤声问道:“圣上,如今证据完备,您看?”
许晏冷冷地瞥了此人一眼,在记忆里摸索出他的信息。
赵宣,乃是三朝老臣,出了名的和事佬。他现在站出来,未必是有什么坏心思。
如果换做普通的皇帝,此时打住就已足够。既树立了自己的威严,利益集团也让出了部分的利益。
但是自己是许晏,如何能退得?都有系统了还能活的那么憋屈?
“朕,只相信自己查到的,明白吗。”
赵宣脸色僵住,惺惺地退回朝臣队列中。
早朝散后,许晏回到寝宫,召来房杜和张束之三人。
“说说吧。”许晏冲三人摆摆手,玉瑾乖巧的立在许晏身后。
三人自然知道许晏让他们说的是什么。
张束之首先站出来,坚声说道,“依臣之见,昨日宣政殿内,必有泄漏消息之人。”
昨天许晏才下达命令让他去查,一夜之间线索就全断了,说没人泄露消息谁也不信。
“那你觉得会是谁呢?”
张束之和房杜二人互换眼神,纷纷摇头。
“人太多了,昨日在宣政殿内大臣,就有十五人。臣等也只能保证包括臣三人在内的七人不可能泄露此事,别人实在不好说。”
“而且后面太上皇突然御驾亲临,也有随从进入殿内,看去了陛下的诏令也不是没可能。”
许晏越来越感到新拉起一个班子的重要性,宣政殿内当值官员内,竟然有半数以上都不是自己的心腹,这样以后怎么办事。
“张束之,朕有意借此案,肃清我大炎朝堂上的不正之风。朕给你大权,你可有把握调查清楚此事。”
“圣上但有所托,臣定当竭尽全力。”
“很好。”
在房轩樵的帮助下,许晏很快拟好给张束之的圣旨。
见张束之离开,房轩樵开始聊起别的事情。
“圣上,下月初的祭祖,各地大臣都会前来观礼。”
“这些日子里,虽然有一些大皇子三皇子余党在地方作乱,但是好在有派去各地的秦王府众位将军,基本没有出现大问题。”
“在平定叛乱和安抚地方中,大部分地区的实权也都慢慢归入圣上您的麾下。”
“但是这些人中,也有人是表面归附,暗地里其实心怀鬼胎。”
“各地豪强都在观望,镇南王究竟会不会来。”
房轩樵所说的镇南王,名叫许旸,和太上皇是兄弟关系,只是他这一脉有些特殊。
在大炎朝创立之时,大量前朝余孽逃亡南方,依托海洋和南方的妖魔鬼怪对抗大炎。
许旸一脉不知道从何处得来的修行法门,竟然成了修士。奉皇帝的旨意举家南迁,镇压一方。这些年来代代相传,大炎朝的南方才安稳下来。
守土有功不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历代镇南王都没有起过叛乱的念头。甚至还有中央孱弱,镇南王带兵入京支持皇帝,等皇帝坐稳朝堂后又引兵离开的佳话。
许晏很清楚,这只是意味着大炎朝的统一,并不意味着自己这个皇帝对于南方的统一。
大炎朝毕竟已经是立国三百余年,历代王朝的病症多多少少也都有了。
“算了,暂时对朕的这位叔叔妥协一下,等朝廷里的烂摊子整理完了,再去考虑南方的事情。”
“圣上高明,臣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届时如果镇南王不至,地方上一些心怀鬼胎之人可能会有动作。所以臣请圣上下令,命镇压一些尚未稳定地区的将领,暂时不必回京。”
许晏略一思索,便应允了房轩樵的意见,让他待会议事完毕,就去和杜好拟出一份名单来。
随后又讨论一番文学馆学士的名单,许晏剔除几个已经在朝廷内有所傍身的年轻官员,让杜好下午把名单上留下的几人召来,自己要一一面见。
许晏不想让这个属于自己的班子,一开始就加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