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都市修仙:风流魔医 第9章 度难回天针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叶秋心里明白,黄院长这样做既是卖‘云书记’的好,也是想观看叶秋怎么治病。
不过叶秋并不介意被别人看到自己治病的过程,而且还省了买银针的钱,索性也就没有拒绝黄院长的提议。
‘云书记’和云老爷子自然也不会反对,一行人在黄院长的引领下又重新走进了金康中医院。
虽说是中医院,却也是有手术室的。
本来黄院长是要给叶秋准备一间手术室的,但叶秋嫌麻烦,给拒绝了,只是随便在一楼要了一间门诊室。
黄院长并没有细问原由,全都按照叶秋的话去做了。
黄院长先是给叶秋腾出了一间医生门诊室,接着又立刻命人给叶秋取来了一套银针。
其实黄院长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见识叶秋怎么医治云老爷子的病,所以这一切都准备的很快。
五分钟后,云老爷子平躺在了门诊室的病床上,‘云书记’和黄院长还有另外几位医生都站在一旁。
这间门诊室本就不算大,此时也算是站满了人。
不过叶秋浑然没有在意,在众人的注视下,叶秋淡然的拉起了云老爷子的衣服,袒露出了他的上半身。
然后只见叶秋捏针出手了。
叶秋的出针很快,几乎是一眨眼便落在云老爷子的胸口位置,出针落针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先不说叶秋的针灸效果如何,单是叶秋这出针的手法,就足以让黄院长和那几位医生惊为天人了。
或许‘云书记’看不明白叶秋的落针有何精妙。
但黄院长和那几位医生都是学的中医,他们自然能够看出来叶秋看似随意的落针,实际上他每一针都非常精准的落在云老爷子肺部附近的穴位之上。
光是这一手,已经足以证明叶秋的针灸之术非一日之功。
黄院长和那几位医生都明白,没有数年的实践经验,叶秋的认穴施针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
只是这一刻在黄院长和那几位医生的心里都生起了同一个疑惑,那就是叶秋的年纪明明不大,他的施针手法到底是怎么练到这种造诣的?
然而这施针手法还不算什么,接下来的事情才更让黄院长他们震惊。
只见叶秋在云老爷子身上一共扎下八十一根银针之后,叶秋手掌对准那些银针,云老爷子身上那八十一根银针突然同时自行振动起来。
而且随着那八十一根银针的振动,它们竟然慢慢泛起了金光,金光由淡变浓,八十一根银针在十秒钟之后竟变成了金色。
这还不算完,在银针看上去变成金针以后,那八十一根银针的针尾同时冒出了一道道发丝般的白气,升腾在门诊室内。
众人眼前这一幕,只能用‘神奇’两个字来形容。
而旁观的众人之中也不是没有识货之人,正当其他人还在为这神奇的一幕震惊不已时,黄院长却是一脸激动的对叶秋问了起来。
“小兄…小医生,你…你这用的针法是不是传说中的‘度难回天针’?”
叶秋没有回答黄院长的话,而是转头瞪了黄院长一眼,示意他不要再出声打扰自己的施针。
其实黄院长猜的没有错,叶秋用的这套针法正是‘度难回天针’。
‘度难回天针’出自《难经》。
《难经》,又叫《黄帝八十一难经》或《八十一难》,据说是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晚年所著。
相传,扁鹊根据他一生的所学和行医经验,创出了这套‘度难回天针’。
喻意是医生也有无力回天之时,但扁鹊把人体的灾病比喻为劫难,每一个阶段的劫难又有所不同,对应代表着不同的病症。
度过九九八十一难,便能再次回天!
扁鹊离世后,这套针法曾经在三国时期的华佗手里展现过一次。
但继华佗之后,这套‘度难回天针’便彻底失传了,往后学中医的后辈就只能从《杂医论》这部书上看到有关传闻记载。
黄院长正是因为曾经看到过有关‘度难回天针’的记载,才会猜测叶秋的针法是‘度难回天针’。
而叶秋之所以会这套针法,也是他之前在修真世界帮人炼丹,别人付给他的报酬。
其实不止‘度难回天针’这么一套针法,叶秋曾经也收到过不少有关医术的秘笈。
实际上叶秋自己并不知道这套‘度难回天针’出自扁鹊,他只是觉得丹道和医道有相通之处,才会在炼丹以外又稍微研究了一下医术。
没错,叶秋更擅长的其实还是丹道,医道只是他业余时间才会随便研究一下而已。
更准确的说,应该说叶秋的主职是丹师,医师最多算是他的一门副职,实际上叶秋还会一点炼器和制符,甚至他在阵法一道也稍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