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二哥侃谈 人言可畏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生命在于运动,命运在于折腾。人,一生下来,就是不断的在运动在折腾。每天吃饭是不是运动,每天走路是不是运动。例如吃饭,就有很多种吃法,我想躺着吃我想坐着吃我想站着吃我想蹲着吃,我想吃辣的我想吃酸的我想吃甜的我想吃苦的等等,这些都是在折腾。不管最后你选择怎么个吃法,都是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不管你怎么运动,都要有一个方向;不管你怎么折腾,都要有一个目的。无方向的运动无目的地折腾,那你就是在盲目的运动和瞎折腾。
记得前些年的时候,那时候自己还没有出外打拼。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每天都在村子里瞎晃悠,整天听着村子里,那些长舌妇,东家长李家短的嚼舌根。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新鲜就是感觉每天她们都有一些不一样的议题,且每天都不重样儿。好奇的就是,别人家的事情,她们都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还都讲的有鼻子有眼的,声色犬马。这要是把这群娘们儿放在战争年代,搞情报这个活儿,交给她们,那敢情是再适合不过了,绝对的称职。
后来听腻了,也不在与这群娘们儿为伍了。就感觉这群娘们儿是没事儿闲的,自己家的老爷们儿在外面吭哧瘪肚,一把血一把汗的为家操劳。她们可倒好,把浑身的劲不使在自己老爷们儿身上,整天把劲使在这些唇枪舌战琐碎的家常上,有些时候还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有一句老话,叫人言可畏。开始的时候,我还不相信这个,可后来我发现,这句话就是至理名言。
那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很穷,有的穷的连锅都揭不开。更甭提小康生活,百姓快乐。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还不忘津津乐道的东家长李家短的。可见人们的思想,已被贫穷的懒惰所俘获。
在那个时候那个年代,有一年有一件事儿,让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村子里有一个光棍,叫张二赖子,你听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个人就不是什么好人,好人谁叫这名字。
有一年夏天的某一天,这张二赖子在王浪妇地里干活,这活从早上一直干到傍晚。王浪妇男人为了家里的生计,过完春节十五未过就去了江南某市打工。家里就剩下王浪妇和一个在上小学的孩子,孤儿寡母的两个人在家相依为命。这王浪妇虽说已经半老徐娘,可骨子里的那个浪劲儿,着实让没有自控能力的老爷们儿们心旷神怡,垂涎欲滴,有一句老话说,男愁唱女愁浪。
这天,张二赖子一直在王浪妇地里干活干到傍晚,这张二赖子干活前是带着目的去干的。王浪妇不知道张二赖子带有目的,见这活干到这个点儿,肯定是要做几个好菜招待一下这张二赖子。于是在厨房里一边哼着小曲儿“妹妹送情郎啊,咿呀咿呀哟”,一边做着菜。可见这王浪妇着实够浪的,自己老爷们儿不在家,你哼着这曲儿,显然是在有意勾引他人嘛。待菜好酒上桌后,王浪妇早早的伺候完孩子睡了觉。于是就坐到桌前,与这张二赖子推杯换盏,你一杯我一杯的喝着。刚开始啊,还没有什么,大家都还很安分守己。可后来,酒过三巡,两人就春心荡漾,脑海里那是心猿意马,欲火焚身,郎情妾意。抛下所谓的礼义廉耻,就干下了不耻的苟且之事。至从这一次开始,两人就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村子里的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儿,将这件事儿传的愈演愈烈,最后传到王浪妇老爷们儿耳朵里。堂堂男子汉,谁受得了别人这样的议论,不管这事儿是不是真的,着实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就回家关起门酷刑逼问这王浪妇,这王浪妇哪里受得了他这般折腾,不费九牛二虎之力,这王浪妇就招得过干干净净。王浪妇的老爷们儿是一个莽撞之人,一听这是真的,当下手起刀落,将这王浪妇给宰了。宰了这王浪妇心里还没消掉那口恶气,于是他提着刀来到张二赖子家,将这张二赖子也宰了,至此这对狗男女就命归西天。王浪妇的老爷们儿,也被判了死刑,留下一个可怜的娃娃。
俗话说,人言可畏,着实不假。大千世界里,在你的周围,总会有一些莺莺燕燕盘旋。自己要有定力,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稍不留意,那就是万劫不复。红颜多祸水,滥情藏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