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凡冥秘事 第五十四章慧缘的法器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看来唯有奋力修行了,这不仅关乎自身的生死存亡,更关乎自己一生的“性”福啊!”李小凡心中暗暗道,想到这里,他随即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可是,这本《太阴经》为何会出现在这口枯井里呢?”李小凡抛开脑海中的杂念,向张冥问道。
张冥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这件事情实在太过奇怪了。那口枯井中竟然无缘无故地出现了已经失传上千多年的《太阴经》。而且,从包裹着《太阴经》的黄色布条来看,它显然是刚刚被放置进去不久。
张冥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答案。他们想要什么,似乎就能得到什么,就像那个由圣婴变成的血婴,它手中为何会有一根连暗影都无法割断的长鞭?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匪夷所思。难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吗?亦或是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背后操纵着一切?
正当两人探讨之际,只见慧缘身背行囊迈步而入。
“呦,咱们的‘天天大师’闪亮登场咯~”李小凡满脸戏谑之色,冲着慧缘调侃起来。
“嘿嘿嘿……小凡哥,您可别逗我啦!”慧缘一边挠着自己光秃秃的脑瓜,一边咧嘴笑道。
李小凡眼见慧缘仅仅背负一只背包,不禁心生疑虑,开口问道:“天天啊,今晚咱要跟那血婴拼个你死我活,你到底备下啥厉害法宝好收拾它呀?”
慧缘闻言,当即卸下背包,顺手递予李小凡,并解释说:“咱们佛家向来少有专门克制妖魔邪祟的法器,小凡哥,你自个儿瞅瞅吧。”
这背包个头不大,瞧上去却圆鼓鼓、沉甸甸的。李小凡小心翼翼伸手上前欲接,心里已然有所预备,然而当真接触到背包那一刹那,他仍觉手臂猛然往下一坠,整个背包险些失手掉落。
“哎哟喂,小凡哥,留神呐!”慧缘反应极快,连忙探手过去,稳稳当当把背包接住。
“我去,天天,你这背包个头不大,装的什么东西这么沉?”李小凡惊道,他估摸着慧缘的背包怎么也有六七十斤。
慧缘轻轻地将背包放在地上,然后拉开拉链,李小凡满心好奇,迫不及待地凑近前去一探究竟,他惊讶地发现,背包里居然是慧缘以前用过的那根禅杖,但此刻它已经被分成了好几个部分。
塔婆形状的杖头精致细腻,上面精心雕琢着美丽而神秘的云纹,还悬挂着九个巨大的圆环,杖柄则被分为三段,每一段的长度都完全相同,其表面刻有精美的图案。这禅杖似铜非铜,似铁非铁,更与锡杖大相径庭,但却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整根禅杖通体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慧缘熟练地将禅杖各部件组装完毕后,小心翼翼地递到李小凡手中,并嘱咐道:“小凡哥,我这九环禅杖重达八十一斤,乃是由天上坠落的陨铜打造而成,重量惊人,你拿起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李小凡艰难地提起九环禅杖,只觉得手臂一阵发酸,心里不禁暗道:“哎呀呀,老天爷啊!鲁智深的水磨禅杖也就六十二斤而已,瞧慧缘那瘦弱单薄的模样,竟能轻松自如地挥舞起八十一斤重的九环禅杖,他的力气真可谓是非同凡人啊!不,简直不是人!”
李小凡缓缓放下手中沉重的禅杖,无语地再次将目光看向慧缘的背包,背包里还有一把长达七十多厘米、外观略显古朴的金刚撅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把金刚撅通体乌黑发亮,仿佛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其顶端是四面露着狰狞獠牙的人脸形状,给人一种威严之感;而底部则是尖锐锋利的三棱刃,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尽管这件法器看上去饱经沧桑,但它那锐利无比的三棱刃依旧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芒。
这便是金刚撅,乃是由稀有的天铁精心铸造而成,几年前,我陪同师父前往藏区的时候,有幸得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上师馈赠于我。慧缘语气庄重地向二人介绍道。
李小凡听后,不禁调侃起来:嘿!天天,没想到你这个小和尚涉猎如此广泛啊!不仅对中土佛教有所研究,连藏传佛教也有涉足。
慧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解释道:其实我师父曾经教导过我,在这个末法时代,多掌握一些技能总归是有益无害的,况且,中土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就是一脉相承,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某些独门秘法之上。而这把金刚撅在藏区历经多位上师的加持,已然具备了强大的驱邪法力。只要修行者自身实力够强,便能驾驭自如,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
李小凡听完慧缘的话,恍然大悟,他深知,中土佛教和藏传佛教皆由印度传入,翻译之人不同,含义自然有所差异,不过大体方向一致,只是细节略有不同。在李小凡的内心深处,他认为藏传佛教的密宗驱魔之术,比中土佛教更为厉害。毕竟,英叔拍摄的密宗电影很是厉害。
现在所有事情都准备就绪,就等待晚上和血婴决斗。
在此期间,李小凡试图说服王仁承认罪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