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法医:开局解剖相亲对象 第六章:不对劲,S——M你都懂?【新书求支持】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凤华小区四幢一单元611房间
安江市刑警大队的各部门人员到场,控制案发地点,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
很快便是在茶几的下方发现了一块白色的头巾,送往检测科进行检测。
材质跟蒋怡头部和脖颈勒痕的一致。
且,在毛巾上发现了两个人的DNA,除了蒋怡外,另外一份生物痕迹正是头号嫌疑人张晨留下的。
陆尘一并来到了现场,完成法医该做的勘查后,配合痕检科还原了案发时的情景。
“在房间的地板上发现了大量蒋怡身上的生物痕迹,用荧光物质喷射后,显现的区域为她接触过的地方。”
“在洗浴室往外到客厅的这个位置,留下了杂乱的脚印,应该是在这个地方受到了‘攻击’,随后下半身倒地,上半身未曾接触地面。”
“场景还原为,受害人背立被犯罪人从身后勒住了脖子。”
“这一点,从脚部脚跟反复摩擦地板的痕迹也能得到验证。”
“在受害人失去反抗能力后,亦或是杀害后,将其拖行出到了鞋柜旁,这里同样残留了大量的生物痕迹。”
“利用鞋柜作为依靠点,扛起受害人,进行尸体的‘转移’。”
陆尘得出这些信息后,冷静的分析还原。
“而且从地面上痕迹的深浅来判断,拖行痕迹的荧光深度要更浅,这就意味着,对方是在作案间隔了一段时间后,才将尸体进行的转移。”
陆尘的分析在场专业的人员都给予肯定,卢天培也是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不错,那这样看来,凶手应该就是张晨了。”
“他在室内勒死了蒋怡后,将其抛尸在了小区后面的垃圾箱内。”
陆尘轻轻摇头,说道:“卢队,虽然目前的证据的确指向张晨为凶手,但,这个案件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不合理的地方?”
“对!”
“在室内,‘打斗’挣扎的痕迹并不明显,这就说明案发当时蒋怡并没有什么防备,是突然性发生的事。”
“突然性的袭击分两种,一种是有预谋性的袭击,一种是没有预谋性的激情袭击。”
“如果是有预谋性的,凶手在将受害人杀害后,不会间隔这么久才拖动尸体,更不会将抛尸的地方选择在尸体容易被发现的小区垃圾箱。”
“因为这样只会更快的暴露自己。”
“所以,这个突发性的袭击,只能定性为突发性的激情袭击,导致的受害人意外死亡。”
“凶手用力过度导致受害人死亡,间隔时间长可能是因为当事人的害怕,至于抛尸地点的选择,从他当时害怕的心理来表现,他着急想处理掉‘烫手的山芋’,就选择在了小区楼后的垃圾箱。”
陆尘的一系列推断和‘猜想’是在各项证据和专业检验的检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推理出来的。
符合现场痕迹,符合犯罪心理学,符合犯罪逻辑学。
可,他只是更细节的还原了犯罪人张晨的犯错过程和心理,这跟不合理有什么关系?
众人疑惑,然而陆尘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们大惊失色,甚至有些毛骨悚然。
“既然案件定性为了突发性的激情杀人,那么问题来了。”
“楼道的监控线路,为什么会被人预谋性的切断呢?”
此言一出,卢天培和几个老刑警瞬间反应了过来。
是啊,既然是激情杀人,监控线路为何会被人提前切断呢?
这很明显是逻辑矛盾啊!
在检查出租屋的同时,就派民警去检查了当天监控出毛病的原因,结果显示是人为故意破坏。
切断了电线路!
案发当天整栋楼并未发生任何偷盗案件,只有一单元611的命案。
由此,切断线路一定与这起案件有关,定性是有预谋的犯罪行为。
这下,两方面的证据就出现了最严重的‘逻辑’冲突。
众人陷入了沉思,试图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可卢天培思来想去也想不通。
陆尘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还有一点,不知道卢队长你们注意到没有。”
“是什么?”
“蒋怡房间内的那些道具。”
提到这些道具,在场许多女检测员的脸忍不住微微一红。
所谓的‘道具’,是蒋怡的一些私人生活用品,其中有各种镣铐,皮鞭
“会买这些道具的人,不可能是简单拿来装饰的吧?”
“一定是自己拿来使用的,看这么多丰富的道具,不难看出蒋怡是个有重度S——M倾向的人。”
“一个有重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