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国本
是以,他能感受到,那来自昆仑山玉虚宫的怒火,几乎将整个阐教都笼罩在内。
“不过,这与我截教又有何干系?”
闻仲摇了摇头,不再多想,转身走下了城楼。
他此行的目的,是奉了通天教主的法旨,前往北海平叛。
北海妖王作乱,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但通天教主一直未曾理会,直到最近,才终于下了法旨,让闻仲前往平叛。
闻仲知道,这其中必有深意,但他也明白,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足够了。
毕竟,通天教主作为截教教主,自然有他的打算和考虑。
闻仲在云端上望着下方的人间烟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震撼。
“圣人之下,众生皆为蝼蚁。”他喃喃自语,回想起申公豹的死状,那是玉清圣人的一缕怒火,就轻易地将一个修道多年的妖仙焚烧成灰。
“大王,此次申公豹之死,实乃天数,非人力可违。”闻仲转身对身后的帝辛说道。
帝辛望着远方,目光深邃:“吾知天数难违,但封神天命,岂是圣人一言可定?申公豹虽死,但吾之心志,却更加坚定。”
闻仲微微一愣,随即拱手道:“大王英明,臣佩服。大王能抓住封神天命的关键,实乃大商之幸。”
帝辛轻轻一笑,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斗志:“元始天尊的怒火,吾已感受到。但吾不惧,吾更期待三月十五女娲宫进香之日,再破圣人安排。”
闻仲点头称是,心中却不禁为帝辛的胆识所震撼。他深知,这位大王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只知道享乐的君王,而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敢于挑战圣人的帝王。
两人并肩而立,目光都投向了北海的群山。那里,是大商的疆域,也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大王,北海群山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若得善用之法,必可为我大商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闻仲指着远方说道。
帝辛点头:“吾已知之。冶铁之术,乃国家之重器,必须掌握在朕的手中。闻太师,你且说说,这冶铁之术,如今进展如何?”
闻仲沉吟片刻,回答道:“大王,臣已命人遍访天下,寻找精通冶铁之术的匠人。如今已有眉目,只待大王定夺。”
帝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此事便交由太师全权负责。朕要看到大商的冶铁之术,成为天下之最!”
闻仲拱手领命,心中却已有了打算。他知道,要想改变封神量劫的既定天命,除了依靠大王的力量外,还需要国运的加持。而冶铁之术,便是提升国运的关键所在。
两人继续商议着未来的计划,而北海的群山,也在他们的目光中变得更加雄伟壮丽。
帝辛望着眼前这片辽阔的北海,心中满是豪情壮志。
“国本计划,如今只差最后一步了。”他指着远方连绵不绝的山脉,眼中闪烁着光芒,“北海的铁矿丰富至极,足够我们全国使用。等到将来我们解决了粮草问题,嘿嘿,这天下的局面可就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闻仲点了点头,目光深沉,“大王所虑极是,只要咱们掌握了冶铁之术,再加上充足的粮食,何愁天下不定?”
“至于那些北海叛民,我有一计。”帝辛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咱们可以让他们去挖矿冶铁,以功补过。这样既能解决人力问题,又能彰显我朝的大度与智慧。”
闻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大王英明,此举既能解决叛民问题,又能保证铁矿的开采,实乃一举两得。”
他转身对身后的侍卫吩咐道:“传令下去,即刻安排人手前往北海,将那些叛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去挖矿冶铁。”
侍卫领命而去,闻仲又转向帝辛,“大王,此次前往北海,多亏了四位截教弟子的帮助。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表示一下感谢?”
帝辛点了点头,“那是自然。四位道友不仅法力高强,而且对我们的大业也是极为支持。等到回到朝歌之后,我一定要好好答谢他们。”
说着,他取出一枚金光纵云符,骑上墨麒麟,便准备返回朝歌。
闻仲见状,也连忙催动法力,跟了上去。
两人一路疾驰,很快就回到了朝歌。
而此时的四位截教弟子,却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窥视着他们。
“师兄,我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一位弟子皱眉道。
“是啊,我也感觉有些心神不宁。”另一位弟子附和道。
“难道是有人暗中对我们施展了什么法术?”第三位弟子猜测道。
“不可能吧?我们四人都是截教弟子,修为深厚,怎么可能有人能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我们施法?”第四位弟子不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