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帝辛的预言
“三教?”帝辛眉头微挑,“哪三教?”
“阐教、截教、人道。”闻仲答道,“封神榜上的名单,便是三教共同商议而定。至于为何封神,老臣实在不知。”
帝辛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波涛汹涌。封神榜,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在他的记忆中,封神榜上记载的,可都是未来天地间的大能之辈。而如今,这封神榜却即将在大商朝内开启。
他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无论如何,他都要尽可能地提升大商的国力,让国运昌隆,让封神之战推迟。只有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那些记忆中的发明,去改变这个世界。
“太师,孤要大商的国力更强,国运更昌。”帝辛缓缓说道,“孤要让这大商的气运,强大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闻仲闻言,心中一惊。他看着帝辛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却是泛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有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而他,也愿意为了大商的未来,去尽自己所能。
“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治理国家,提升国力。”闻仲拱手道,“至于那封神之事,老臣也会尽力去打探。”
帝辛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已经有了计划。他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更多的奇迹,去让大商成为这片天地间的最强国。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诛仙斩神!
在这风起云涌的大商朝,玉虚宫十二金仙因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早已闭宫不出。昊天上帝威压三界,竟欲十二金仙俯首称臣。于是,三教齐聚碧游宫,签押封神榜,以叁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位,向昊天上帝献礼。
闻仲站在帝辛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凝重:“陛下,封神榜之事,乃是三教圣人共同商议三千年而成。榜上姓名,皆被几位圣人用大法力遮掩,只有应劫者死后,才会显明。”
帝辛闻言,心中涌起一阵惊涛骇浪。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闻太师,这封神榜,竟如此隐秘?那封神演义中所记,岂不是未来之事?”
闻仲点头:“陛下明察,封神演义虽为虚构,但其中所记,却与封神榜之事有诸多相似之处。北海反叛,或许便是应劫之始。”
帝辛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若真如此,那这封神榜的签押,岂不是一场惊天阴谋?我大商朝,岂能坐视不理?”
闻仲默然,他知道帝辛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封神榜之事,牵涉三教圣人,更关系到三界安危。他们作为人间帝王和臣子,虽然力量有限,但也不能坐视不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和决然。帝辛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闻太师,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闻仲点头:“陛下放心,老臣自会全力以赴,辅佐陛下共渡难关。”
两人达成共识,便各自忙碌起来。帝辛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而闻仲则前往北海查看反叛的动静。大商朝的朝堂上,一时间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在封神量劫的阴影下,天地间的命运之轮悄然转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必须从截教和人族修仙者中选出,这是天道定下的铁律。人族修仙者,除了那些早早投效三教,成为各教弟子的,便都算是人教弟子。
闻仲听到帝辛的话,脸色大变,他忍不住问道:“大王,这些隐秘之事,您是如何知晓的?”他心中满是疑惑,这些信息若非截教同门相告,便是阐教弟子透露,亦或是女娲娘娘、人族三皇等传承久远的大能所授。
“大王,莫非有人故意向您透露这些,想要借您之手搅乱封神大劫,引发三教大战?”闻仲的眉头紧锁,他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想要找到答案。
帝辛却只是淡淡一笑,他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封神量劫,即将来临。北海之乱,亦将随之而起。”
闻仲听得一头雾水,他忍不住追问道:“大王,您这话是何意?北海之乱与封神量劫有何关系?”
帝辛却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过身来,看着闻仲,语气平静而坚定:“你只需知道,封神量劫,既是劫难,也是机遇。北海之乱,不过是其中一环罢了。”
闻仲听得更是摸不着头脑,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感,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而他却被排除在外。
帝辛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转身离去,留下闻仲一人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但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必须站在帝辛这一边,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变故。
“封神要来。”帝辛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
“什么?”闻仲面色骤变,惊得差点从龙撵上摔下来。
“封神要来?”闻仲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
封神要来,那意味着量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