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浮尸官差 第二十章 幽林追踪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那具依保持着漂浮姿势的尸身,对我这个捞宝实习生而言,看着的确有几分不舒服,于是我特意去挑看另一具。
没过多久,搜找的结果就出来了,我在我这具身上,基本上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但要说连半个带字的都没有,也不完全是。
甜甜有些疑惑,问我什么意思,我就将那男孩的手臂抬了起来,让她仔细去看。
她看完,却是有些疑惑:“这能算什么信息?”
说实话,我确实没找到什么,只是在男孩的手臂上发现了一个字。那是一个不太规整的文字,确切地说更像是胡乱纹刻的,看着歪歪扭扭,甚至还有几分滑稽。
我对甜甜解释:“这个现象,倒是勾起了我以往的一些回忆。我很了解这个年龄段的男孩,一般,他们都尚处在叛逆期,就跟我那时的同龄伙伴一样。那时的内心懵懂,总喜欢学着社会青年的样子,比如就有这纹身刺字啥的。”
见她听得认真,我继续说:
“我记得,还在镇里读书的时候,就有比我们大的一些叛逆男孩,惯用缠着布条的绣针,粘上篮墨水,往手臂上一通乱刺,以致弄得发炎肿胀。
毕竟,也不是专业的纹身师,所以最终也就成了叛逆跟艺术的结合啊!那歪歪扭扭的几个字,则成了四不像艺术,到后来连当兵都成了问题,有些悔恨得干脆就咬牙拿烟头去烫。他们也许最初觉得,这样一来,自个儿也就算是跟上了社会的潮流,其实呢,就是一种叛逆。”
说完,我淡淡笑了笑。
大表哥听着,却啧了一声:“你这不等于没说嘛,这跟弄清他身份有什么关系?”
我却反驳:“这你就说错了!……也许是我多想,你们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如果,我们在拖运尸体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导致不能从死者的面目再去辨认身份的话,那他这手臂上所刺的‘忍’字,是不是可作为尸身辨认的第二个关键特征。五官会跟随腐烂难以辨别,但这些人为的特征却是独有的,而且还是这么明显。”
甜甜听着,倒也诧异般点了点头。
“嗯,听上去的确是个好方法!在以前,也不时会碰到这种情况,因为长时间行船耽搁,尸体浸在水里太久便迅速腐烂。如果很久没人来认领,都会导致从五官上难以去辨认,这的确是容易忽略的地方。”
边说着,甜甜又立刻记了起来,她甚至将那个“忍”字的样式,都一笔一画模仿着写了出来。
甜甜继续补充,说是,他们通常也考虑到用相机,将死者第一发现时的样子拍下来。这样的话,可能就不用担心出现尸体因腐烂,而难再辨认的情况。只是后来却证实,这种方法仍然不完全可行。因为,现在的人可都聪明得很,知道相片是可以作假的,而且被用来让家属来辨认的尸首,同样也是可以作假的。
假如,在荒郊野岭随便找具尸体毁掉面目,就说是事故所导致,再依据寻人者描述的具体信息,给死尸穿上失事前大体相符的衣服,也有以假乱真的可能性。而恰恰还有不少人上当了,因为当时,失事者家属已经被伤痛所击得够深,因而也就削弱了那层谨慎的防线。这种缺德的骗钱途径,在搅肉汤一行是有过不少前例的,因而他们领回去的,可能都只是荒郊乱葬岗里的无名尸。
所以说认尸,其实也藏着学问,可能跟警察办案一样,有时候同样得讲证据去推敲。可这期间也有一个道理,往往警察的侦破手段提高了,匪徒的犯罪智商同样也在飞速升级,科技时代亦是如此。除非,死者已经是成了一堆白骨,一般人也就不会知道那是谁的谁了。
金钱利益面前,只有人所想不到的事情,而要想成为真相的把控者,就得要看你做得有多细节了。
一直拖着下巴的廖把式,这时也凑近了些。他若有所思地看着两具尸体,突然这么说:
“你们看,他们的右耳都戴有一只耳环,这两个男孩,很有可能都来于一个地方,墨村!”
“墨村?”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地名,我立马表现出困惑,但两个男孩的右耳的确各有一只圆形耳环。
甜甜也是有所恍悟的样子。
“对呀!好像只有那一带的人,还有从小戴耳环的习惯。”话说到这里,她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还有!传出几个男孩出事的地方,不就是这个墨村吗?”
她这话里的意思,自然已经很明白了,说不定,我们这趟应该是没白来。眼前的两具尸骸,八成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那几个失事男孩的其中两个。
大表哥忙将两具尸体的身子都翻了过来,确定了其背后并没什么可用的信息。而我却疑惑,既然其中两个已在这儿出现,为什么其余的几个又没看见呢?附近找了一圈儿,又确实没有。
而与此同时,我竟留意到廖把式眉间那不同寻常的神情。
虽只是短短的瞬间,我却看出他那脸上透出的些许顾虑,我甚至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