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宫廷之兵王农女 第42章 谣尽情盛耀宫廷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张大人一走,吴妃嫔眼里的得意几乎要满溢出来。
她轻蔑地瞥了一眼朱氏,语气尖酸刻薄:“哼,别以为这次躲过去了就没事了!走着瞧!”
朱氏淡淡一笑,并未将吴妃嫔的挑衅放在心上。
她知道,吴妃嫔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不出几日,宫里又开始流传新的谣言,这次更加耸人听闻,说朱氏与宫外势力勾结,意图谋反。
谣言像野火一样蔓延,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甚至惊动了宫廷高层。
顾氏面色凝重地来到朱氏的住所,他紧紧握住她的手,沉声道:“别怕,我会保护你。”
朱氏反握住他的手,眼神坚定:“我相信清者自清。”
可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这次的谣言来势汹汹,宫廷高层震怒,下令彻查此事。
张大人再次来到朱氏面前,这一次,他的神情严肃,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朱氏,关于你与宫外势力勾结的传闻,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吴妃嫔站在一旁,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朱氏如何“图谋不轨”,绘声绘色地编造着各种“罪证”。
她眼中的恶意毫不掩饰,仿佛已经看到朱氏被定罪的那一刻。
面对张大人的质问和吴妃嫔的诬陷,朱氏却异常冷静。
她不慌不忙地解释,条理清晰地反驳吴妃嫔的指控,逻辑缜密,令人信服。
她的冷静与吴妃嫔的慌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张大人也不禁开始怀疑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张大人,”朱氏的声音清亮而坚定,“请给我三天时间,我会证明我的清白。”
三天,对朱氏来说,仿佛是三个世纪那么漫长。
她深知,这三天将决定她的命运。
她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不眠不休地调查谣言的源头。
她走访宫人,探听消息,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智慧,她逐渐抽丝剥茧,将真相一点点拼凑起来。
“这吴妃嫔,真是戏精上身,比宫里的唱戏的还专业。”朱氏冷笑一声,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正是散播谣言的关键证据。
她顺藤摸瓜,找到了写这张纸条的人——一个在宫里负责采买的太监。
这太监起初抵死不认,但当朱氏亮出她掌握的证据后,他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所有事情。
原来,吴妃嫔为了陷害朱氏,不惜重金收买了他,让他散布谣言,甚至伪造了所谓的“罪证”。
真相大白!
当朱氏将所有证据呈现在张大人面前时,张大人震惊不已。
他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却内心强大的女子,心中充满了敬佩。
这三天,顾氏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朱氏身边。
他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疼不已。
他无法想象,这柔弱的肩膀上,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当真相揭露的那一刻,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地将朱氏拥入怀中。
“你受苦了。”他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一丝颤抖。
朱氏靠在他的胸膛,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几天来的疲惫和压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周围的宫人,都默默地看着这一幕,这宫廷之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份真挚的感情,显得尤为珍贵。
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息,一种名为爱情的甜蜜,在两人之间无声地蔓延。
顾氏捧起朱氏的脸,深情地凝视着她的双眼,柔声道:“往后,我会一直守护你,再也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朱氏的眼眶微微湿润,她轻轻点了点头,嘴角扬起一抹幸福的微笑……
张大人轻咳一声,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
张大人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粉红泡泡的氛围,正色道:“咳咳,顾统领,朱姑娘,虽然你俩情意绵绵,天地可证,但大白天的,是不是注意点影响?”他故作严肃,眼里却满是笑意。
随后,张大人当众宣布了调查结果,朱氏无辜,吴妃嫔恶毒诽谤,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剥夺封号,打入冷宫。
消息一出,整个皇宫都炸开了锅,吃瓜群众纷纷表示:“吴妃嫔这波操作真是厉害,反向操作把自己送走了!”
那些之前像复读机一样传播谣言的人,现在一个个都成了胆小鬼,缩着脖子不敢出声,生怕被秋后算账。
张大人也没客气,挨个警告了一遍,并罚俸半年,杀鸡儆猴,效果极佳。
谣言风波过后,顾氏和朱氏的名声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