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苟在大宋当暴民,想安静种田 第十一章 你事发了,自己说吧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明白了,老大。”
“咱们这么多人里头,谁会做饭。”
“田牛,家里的饭都是他做的。”
“甚好,自今日起,有些事情要变一变了。”
“什么事?”
回到了家中,姜起看了眼所有人,把人都叫了过来。
“从明天早上开始,每天早上和晚上要做一炷香的集训。”
“训练内容,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
“做完集训后,吃早饭,吃完早饭,再去处理街道。”
吩咐完毕后,他让所有人散开,田牛留下。
被叫田牛的,是个看着有些矮胖的黑脸少年。
但他只是脸宽而已,其实并不胖。
“明天早上,你不用参加集训了,你的任务就是做饭。”
“早饭务必在我们做好集训前弄好。”
“早粥里面,要加豆腐和五个鸡蛋。”
“你去买菜时,记得买肉。”
“我知道吃不起肉,就买便宜的脏器。”
“我知道脏器腥臭,我告诉你怎么弄。”
如今的鸡蛋,可不是后世那般五六块钱一斤那么便宜。
一枚鸡蛋在这汴京城,要达到二十五文。
早上五个鸡蛋是什么?
等于额外加三斤米。
可姜起也没办法,想要训练出成果,碳水和蛋白少不了。
放到现在,最便宜的就是米饭,鸡蛋和下水了。
可下水处理麻烦,早上又来不及处理。
那就只有豆腐和鸡蛋了。
豆腐虽然是植物蛋白,不好消化,可也聊胜于无。
吩咐完田牛后,他这才准备洗漱入睡。
“大哥,有件事必须和您说下,就是这柴火的事——”
时间逼近十二月,这天冷得发指。
到了晚上不得不在屋内生炭炉。
白天一天三顿饭要用柴火,晚上还要生炭。
一担柴三十文钱,也就够用一天的。
可即便这样,今天再去买,柴火也涨到了三十五文。
还有价无市,抢着买都有些勉强。
张三道:“老大,柴火已经没了。我的意思是,您不是这康乐坊三条街上百商户都熟嘛,去买点硬柴过来呗。”
姜起奇怪道:“柴火什么时候没的?”
“下午啊,都被您用光了。”
“那你们怎么吃的晚饭?”
张三无奈道:“用的石炭,费劲死了,田牛烧菜,我和几个兄弟轮流吹火,吹得腮帮子疼,这玩意儿可真难用。”
石炭?不就是煤么?
原煤的确难用。
后世商用能直接用原煤,那是因为有鼓风机这东西。
没有鼓风机,眼下便只能用风箱了。
可风箱这东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由此可见,原煤燃烧不容易,需要大量进气。
如果没有大量进气,这东西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
这种事,早在唐朝就有人意识到了。
所以即便有用煤炭的,也得打碎了用。
只是这原煤更多用的地方,则是冶铁。
张三一阵吐槽后,姜起便有了主意。
翌日清晨,天还没亮,寒风萧瑟。
“起来。”
姜起翻身下床,忍着冻麻了的身体,把所有人催醒。
所有人起来后,站在院落里,被姜起分成两排。
风把所有人吹得牙关打架。
“走,跑步,随我喊口号,一,一,一二一,一一二二三三四。”
简单整队过后,由于天太黑,根本无法完成基本训练。
姜起便带头开始带人短跑,绕着整个康乐坊外街一圈。
一座民坊周长也只有两千多米左右。
其实这个长度可以看出,所谓坊和后世居民小区几乎一样。
姜起带人跑了两圈,花了很长时间。
他自己也很累很累,本来上学时体育就很差。
但他还是知道,慢跑除了锻炼身体外,更要把呼吸节奏练出来。
这个很难,每个人都还不一样,代入集体后会容易一些。
呼吸节奏练出来后,接下来人的耐力就会有质的飞跃。
带所有人跑完,回到院子里,都跟死狗似的。
还好早饭烧好了,众人囫囵吞枣吃完,休息一会儿,便去上工。
姜起也开始督工。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