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边境三安城城内客栈,此时坐在桌前的是金国皇后省亲回国护送的崔,刑二人,自那日收到传讯,二人在这三安城已等待了数日,中途金国皇后催促了几次,皆被二人以队伍修整为由搪塞了过去。
说起崔,刑二人,崔姓乃是金国护国公姓氏,其人正是官拜正二品,金国御林军统领崔正。而另一人,同是金国正二品,官拜车骑将军,统帅金国青衣铁骑的刑友昌。于金国而言,二人均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地位。
崔正面无表情的喝着酒,看着坐在对面一样没有表情的刑友昌,再次喝下一杯,酒杯猛地拍下,再也忍不住,开口道:“友昌,我崔正是个粗人,没读过几年书。自那日收到国君密旨,你我二人在此已停歇三日有余,对上欺瞒皇后,公主,此为不忠。对下密旨要我二人缉拿武国上官家老爷子的孙儿,那是上官家啊,二十年前你我还是新兵蛋子,彼时抵御妖族的战场上若无上官老爷子救我二人一命,怎会有我二人今日!如今要我对老爷子的孙儿下手,这是不是不义!”
刑友昌一言不发,拿起一旁的大碗,倒满,一口气喝干。随即又倒满,接着喝干。崔正见其还要再喝,伸手拦住。
“友昌,一直以来你的脑袋都比我灵光,你倒是说话啊!”
刑友昌看向崔正,缓了缓,开口道:“老崔,你还不明白吗?国君连皇后都要瞒着,这是要置上官家逃亡的人于死地啊,既然如此,如果我们抗旨,你觉得国君就不会派其他人来吗?即便如此,你要知道,国师也已在赶来的途中,领着的是你的御林军!”
“若你我二人就此抗旨离去,以我判断,上官家的人必死无疑。我坚持要留在这里,不是为了抓他们,恰相反,你我二人在此才有余力从中斡旋,寻找机会救他们。上官家遭逢如此厄难,我刑友昌决计不会相信老爷子会是通魔之人,定是受了贼人陷害!你我二人这次一定要保住他的后代。而这三安城中,只有此一间客栈,若真如书信所言,他们会从此处进金国的话,定会在此稍作歇息,你我耐心等待便可,剩下的只能委屈皇后和公主了。”
崔正听完刑友昌所言,眼神微亮,回道:“好你个刑友昌,心中早有思量忍到今日才告知我老崔,有你的,就按你说的办!”
随即二人不再言语,静坐桌边再次等待起来。
面摊旁吃完面条的上官一,端起碗喝完所有的汤后,放下碗筷,擦了擦嘴,看着一旁还在埋头吃面的上官小小,微微笑了一下。他抬起头看向天空的太阳,凛冽寒风下终于有了一丝暖阳,脸庞迎着阳光感受着这股温暖,刚刚温饱的肚子也带来了一股困意,他微眯上眼睛,没有人知道这刻的他在想些什么。
“一哥儿,你在看什么呢?”吃完面的上官小小好奇问道。
上官一看向上官小小,笑着说道:“哥在看太阳,你看它是不是很公平,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上官小小“哦”了一声,有样学样的也微眯上眼睛,瞧着太阳,兄妹二人就这样在面摊前享受着这片刻的温暖。直到上官小小再次开口:“哥,刚刚我好像瞧见天上面有个什么东西一闪而过的飞走了?”
“什么东西?”
“不知道哎。”
“看花眼了吧,行了,太阳也不能盯着看太久的。”
“哦。”
“哥,小小看困了,我们要去哪啊?你说的方大伯就不能来找我们吗?咱们走了好远了吧。”
“方大伯有事情,我们去找他显得我们更有诚意呀。这样,今天我们就在这三安城休息一晚,让我们大小姐好好地补一觉。”
“好耶。”上官小小开心回道。
上官一随即拉着她的手,将面钱给老板的时候,询问了三安城客栈方向,道了句谢后离去。
来到客栈门前,上官一拉着上官小小走进客栈,柜台处询问客房。
大堂边上,崔正和刑友昌一下子绷直了身子,面色凝重。
“老刑,会不会是他们?”
“很像,如果密旨消息准确的话,八九不离十。”
“怎么可能!你不要告诉我,上官老爷子的孙儿竟是个连普通人都不如的体魄!瞧着那小女孩体魄好像都要强出他一截。这样的两个小屁孩,能逃出武国,奔赴千里来到此处?”
“不急,是或不是,待会试探一番即可。”刑友昌回道。
此时的上官一刚交了客房一晚的银两,准备跟着小二去客房,正如崔正所言,失去所有灵觉后,此时的上官一感知确实比之常人还要差了一截,对二人的议论也是一无所知。
直到刑友昌突然出现在其兄妹二人的面前,
“小兄弟且慢,瞧着小兄弟面生得很,不知从何处而来?”
上官一躬身:“前辈您好,我兄妹二人只是武国边境的孤儿,前去南域寻亲而已,非金国人士。”